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厦门大学出版社推荐《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厦门大学出版社推荐《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
2022-11-28 09:02:57  来源: 厦门大学出版社 
 

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订购

廖文辉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出版

  编辑推荐语

  南洋孔道,东西文化荟萃。马来西亚、新加坡各种文字语种纷呈,有葡文、荷文、英文、中文和巫文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欧洲人殖民统治下的马来群岛,刚开始是带有政治经济意图或个人对新奇事务喜好的西方人开展了学术研究。久而久之,触及的事务愈广,钻研愈深。首先从语言开始,进而深入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其中尤以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逐渐形成知识体系,并成为学术传统。这股学术传统最早开始于有殖民者先驱称誉的观察家,这类身份各异,组成分子庞杂的观察家,如探险家、传教士、科研人员等不辞劳苦深入内地,实地勘查,将他们所见所闻著录于书,奠定了英文学界的学术研究传统。

  在华文语源的学术研究上,由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9年马新的马华新文学也随着确立。作为源自马新、扎根本土,具有本土色彩和特征的学术研究传统,无疑是发始于1930年代一批南来的学人和报人。他们最先立足于反殖反帝的民族救亡运动,并逐渐转换轨道进入学术研究的正途,到了南洋大学历史系成立后,逐渐完成学术建制和专业化的历程。

  马新史学研究如何发生和发展与嬗变,马新史学学术研究有哪些经典代表著作,必读《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1800—1969年之间英文语源和中文语源在马新之学术发展脉络、概况、演变和发展进行整理爬梳,理清二者的流变,并进行比较研究,以见其异同和交汇之所在,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术史回顾。以上二者看似没有太多交汇,异质性要大于同质性的学术源流,其实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内容主要对英文语源方面的西方观察家主导时期(1880—1877)、殖民地学术行政人员主导时期(1878—1941)、专业学术人员主导时期(1945—1965)等以及中文语源方面的马新南洋研究滥觞期(1930—1940)、马新南洋研究的开创期(1946—1955)与高峰期(1956—1969)进行梳理与对比,并对战后南洋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总结。

  本书对马新近两百年的学术史的一个完整梳理,将是学术史上的一个经典。

  作者简介

  [马来西亚] 廖文辉

  祖籍福建安溪。台湾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毕业,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副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资料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著有《许云樵评传》(2014)、《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2011)、《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2006)、《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2006)等,并有近百篇论文发表于海内外。

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