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郭华:单元备课与“胸有成竹”——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的模样》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郭华:单元备课与“胸有成竹”——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的模样》
2023-03-15 10:45:23  来源: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的模样》(订购

郭华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大概念教学是当下老师们关注的一个教学热点。开展大概念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单元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单元怎样理解?单元教学怎样做?单元教学的目标在哪里?请阅读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单元备课与“胸有成竹”》,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单元备课与“胸有成竹”

郭华

  我觉得,可以用“胸有成竹”来描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上课时若能知浓墨留空白,画出的“竹子”才会疏密有致,灵动有型。

  “胸有成竹”可由单元备课来实现。单元备课针对的是以“课”为单位的“备课”。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本是班级授课制的核心特征,可有效规划时间、空间、人员、内容、活动以及各种资源,使教学能够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王策三先生在介绍“课”的定义时说,“课”是“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作‘一课’。一课接着一课进行教学”。依此来看,“课”既是学科内容的年级划分,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单位。然而,由于静态的教学内容更易分割,又因教材编写多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根据,有些教师常以为“课”的重心只是一个个独立表述的“知识点”,忽视了“课”本身所具有的、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的整体性、连续性和进阶性。也因此,“备课”慢慢衍化为以“一课内容”为对象,原本立体动态的“课”(活动)降为平面、单薄、孤立的知识点。

  虽然中小学以课时为单位组织教学,但教师备课不能孤立地备一“课”。这一课的内容、活动及其发展价值定位,都得放在学科整体结构背景中,结合学生的活动及发展进阶去考虑。

  备课既要有纵向大单元的视野,也要考虑横向小单元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再去设计一节课的活动,形成课时微单元,强化其内容及活动的内在结构及发展价值。

  纵向大单元主要指同一主题以及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学生活动的纵向深化与拓展。单元备课要关注此主题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学生活动在不同年级的连续性进阶发展,做到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例如,“地形”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初一、初二、高一、高三都要学。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团队设计的“地形”跨学段纵向大单元,从学习进阶、表现标准、学科素养水平等维度整体设计、规划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与活动,既把握这一内容的纵向发展序列,也为每一年段横向小单元的教学定位提供了结构坐标。

  横向小单元比纵向大单元更具操作意义,主要指同一年段的共同主题。例如,小学二年级的“初步认识角”“认识长方形”“认识更多的图形”就可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横向小单元,整体关联设计,就会避免知识点的孤立、割裂和重复。

  单元究竟是什么?维果茨基的说法最符合我们对单元的理解:“单元是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整体的活的组成部分,具有整体所固有的一切基本特性。”即,单元是动态立体的、具有学科一切基本特性的“活的”单位,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而组织起来的知识结构。相应的,单元备课便是以“活的”思想来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活动,使教师上课时能够在重点处着力、在该留白处空无,凸显学科结构和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会学科的基本观念、基本思维方式以及基本价值取向。

  本文节选自《教学的模样》,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