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茂德
2023-04-04 13:55:34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订购

沈茂德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1月出版

  1

  教育究竟是农业还是工业?

  当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向深水区时,有一个话题必须正视并深度研讨了,那就是“教育是农业,还是工业?”

  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社会的技术进步,使一切变得便捷而简单,人们容易崇尚功能效用而轻视主体价值,崇尚结果而轻视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管理的许多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运作模式和具体的教育行为。

  显著的是,教育对象的生命性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被漠视,“成长性”“个性化”“选择性”“自主性”等教育关键词在实践中被漠视。正如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批评的那样:传统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一刀切,同步走,标准化”。吕型伟老先生更形象地描述为,“一个学校犹如一个工厂,一个年级犹如一个车间,三年的教育过程犹如一条流水线,教师犹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按统一的规范和速度,对个性差异极大的孩子们实施着几乎相同的培养,由此,‘批量化、标准化’成为一批批学生成长过程的基本特征”。

  在这样的“工厂型”生产中,有了过多的、过早的、过于苛刻的“管理性规范”,有了严酷的“总分”要求。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几近压制和近乎窒息的“规范性管理”和“成绩考核”,原本十分复杂的、本应因人而异的教育,演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的程式化操作。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难以真实地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人性光辉和个人成长的丰富内涵,应该飘荡歌声的校园里充满了叹息,应该感受精神快乐的读书、学习成了乏味的操练和考试,应该播撒阳光、雨露的天使变成了冷峻、机械的操作工……当我们意识到上述种种情况时,我们必须,也应该认真地加以讨论了:教育究竟是农业还是工业?

  2

  教育是农业,就是要反对“一刀切”“标准化”“简单化”

  可以这样说,工业生产过程是一个原料加工、产品复制的过程。这种生产可以设计好模式,制订好标准化的流程,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志毫厘不差地批量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标准化产品。工业产品要求的是标准化,决不允许有任何差异。工业生产过程追求整齐划一、操作简单,追求效率与效益,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力图使生产过程更加简单,使产品更加精准。

  而农业生产则洋溢着生命的基因色彩、自然的季相要求、大自然对万物的包容与各类生物的丰富性。农作物的栽培都有播种、生长、收获的漫长过程。农业生产的过程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很大,农作物还有自身基因的意志和个性化的生长过程,农民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农作物,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农作物的基因意志。但是,农业生产正因为作物的个性基因才显示出千姿百态,因为千姿百态才有了农业的丰富性。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的综合影响,需要土地肥沃,需要风调雨顺,还需要农夫精耕细作。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生命的孩子,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每一个孩子个体化的生命成长、成熟的过程。从教育对象的生命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来看,教育确实具有农业的特性。我们相信: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相信教育是农业,在实践中,就是要反对“一刀切”,反对“标准化”,反对“简单化”。

  3

  认同教育是农业,我们该怎么做呢?

  认同教育是农业,家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像农民呵护庄稼一样,挚爱每一个孩子,接纳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宽容孩子成长中尚存在的缺点,“童心母爱”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共性与教育行为的基本特征。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内心认同,尊重生命是职业行为中最基本的教育原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承认每一个学生是如此的不同,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坚信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由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给予他们适性的赏识和个性化发展的帮助。“因材施教”就成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那就必须意识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温度、水分、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同样如此。只有家庭、学校、教师形成共同的、健康的正向教育合力,才会使学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教育的本质是形成一种唤醒,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形成文化熏陶”,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同的教育行为准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那我们必须意识到,农业生产非常讲究“节气”。学生的成长也要经历犹如农作物的萌芽、拔节、抽穗等环节,在不同的学段,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适时、适度的营养和气候。科学地把握学生成长的规律,进行“适合”的教育也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我们必须意识到,教育过程犹如一个耕作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劳作的程度和耕耘的水平决定着收获的数量和质量。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就必须坚守宁静与崇高。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总结出了季节变化的24个“节气”,熟悉这些“节气”对把握农业生产的产量与质量是相当重要的。教育同样如此,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千方百计地提升自己的教育“视力”,升华自己的教育智慧,修炼自己的“耐心与细心”。  把握教育的“节气”,掌握教育的“时令要求”,可能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修炼的一种艺术。

  本文节选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一书。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内容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3.21 8:59:55)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