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华德福教育:不主张孩子之间竞争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华德福教育:不主张孩子之间竞争
2002-07-22 15:38:10 来源:
济南市委党校 陈岱云
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最先考虑的是社会的需要、就业的需要、政府的需要、父母的需要,青少年自身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则很少被纳入教育者的视野。而缺乏对人的个体的关注、缺乏人文精神的指引,人们的行为就会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制约,就会沦为经济动物;缺乏人文精神的生活,人们便丧失了精神家园,即使物质生活丰富还是会陷入精神空虚之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培养不出真正的创造精神,因为很显然,只有具有真正的人文精神,孩子们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可能具有新颖、独树一帜的思想与智慧。
最近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迈向个性的教育》的书,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教育的教育运动——“华德福教育”。该书作者黄晓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研究华德福教育的学者,也是华德福教育亚洲联盟的中国代表之一。他在英、美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这使他对华德福教育有了真切的体验。他的介绍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让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如此注重孩子的个性化教育、尊重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对于正在寻找教育改革之路的我们,或许会起到某种借鉴作用。
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把素质教育上升到教育革命的高度来认识,那么它就决不仅仅意味着教材、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整,而更应该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大转向。其实,华德福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我们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在表面上看有不少相似之处,如两者都提倡人文素质教育,都强调对人的潜能进行发掘,都倡导教育的艺术化、个性化,但若认真追究起来,其深层理念却不相同。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是华德福教育的创立者,他提倡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和教育理念。他认为,工业化社会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单纯在物质层面上加以解决,应该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教育入手。文明的社会秩序来自于人与社会、宇宙的和谐发展,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位,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唤醒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唤醒一个人对生活、对自我的观察和判断,给自己生命以意义和方向。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史代纳所创立的华德福学校已遍及世界各大洲,据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全球共有600多所华德福学校,1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500多家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华德福教育正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全面检讨主流教育的少数几个独立的教育运动之一。从华德福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诞生于西方的华德福教育,其根本点是建立在对西方的工业化、现代化反思的基础上的,它倡导合作、反对过度竞争,倡导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反对现代社会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显然带有某种后现代的意味。
华德福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这里仅以创造能力的培养来探讨一下它的独特之处。为了配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现代主流教育尤为注重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如何才能培养出孩子真正的创新能力,不同的教育理念看法也不相同。华德福教育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它过于强调考试、分数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无法让孩子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这种看法倒与我们过去习惯的看法不同。我们一般认为,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而西方,像英美等国家实行的则是“素质教育”,这种教育非常注重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从前几年走红的一本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就可以得知。而对于华德福教育者而言,西方的主流教育也不是什么“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在培养创造性方面,华德福教育与现行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创造能力,而不按某种功利标准把“创新能力”贴上等级化的标签,而且它对创造性的培养是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文学艺术的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培养贯穿在华德福学校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如幼儿园时期,华德福幼儿园不像一般幼儿园那样对孩子进行知识方面的潜能开发,不教孩子读书、写字、算数,而是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予儿童温暖与爱。幼儿园的课程包括游戏、故事、音乐、艺术、手工、运动、照料动物、做面包、做家务等。上课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或在阳台上种一盆小麦,孩子们轮流浇水;或是养一对金鱼,让孩子轮流照料;或是帮助老师布置教室、洗被子、做清洁等。自由玩耍时,孩子们用木头、石头、树枝、树皮、松果、布料等自然材料在地上搭建自己的农场、村庄、城堡和自己的家等,有时孩子们也会自己编故事扮演角色,在“过家家”中模仿成人的生活。上美术课时,孩子们可以自由画自己想画的东西,老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每一个孩子的画都会成为大家欣赏的对象,画画成为孩子们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中小学阶段,主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十分强调艺术性。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华德福学校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没有什么固定的教材。书中专门有一节,叫《华德福学校的学生自制教材》,据作者介绍,华德福学校里,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自己的教材,配上插图、图表和标本等。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字母F,先从图画和故事入手,老师先讲一个有关鱼的故事,然后给学生示范画了一条像字母F那样的鱼(fish),再进一步演变成F。老师鼓励学生多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看起来像F。学生一般会用方块形的蜡笔画满一张纸,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的作品合订起来就成了学生的课本。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制作教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变成了一个创造过程。
华德福教育在许多方面都与主流教育迥异。如在学校管理方面,华德福教育强调独立自治,学校由教师集体管理,不设立校长或主任,教师可以拥有聘任、基建、财务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这显然来自于一种平等、民主的理念;再比如,华德福学校没有考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和调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方面,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不用考试和排名次等方法来衡量。学校不主张在孩子之间展开竞争,强调合作,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相互帮助。
令人惊讶的是,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华德福学校竟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据作者介绍,在德国和英国,华德福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在一年的考试准备之后,其应试能力反而比公立学校要好得多。这是否说明,主流教育所推崇的淘汰、竞争或许并非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通过一种迥异于现行教育的方式,我们也能很好地达到我们的社会目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4日第8版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