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面世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旨在打造国家级高端学术品牌,集中推出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体现相关学科领域最高水准的学术力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学术精品,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22年度《文库》共有66部作品,依然遵循“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整体性原则进行设计制作。不同之处在于,这套《文库》在装帧设计上比往年更“接地气”,封面融入贴合各单本主题的彩色图片,统一中各具特质,力求给读者留下亲切可读、有吸引力的第一印象。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7部《文库》著作,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研究》等6部入选成果,以及总括65部入选成果要目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22》。本文汇7部著作概况成一特辑,以便读者按需选择。
0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22》(订购)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
ISBN:978-7-300-31773-1
2023年7月
这是一部引领读者进入65部入选成果学术世界的“导游”之书。除介绍入选成果的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元素之外,本书还加入了成果作者对研究过程的回顾、对心路历程的追述、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以及对后学者的嘱托,使学者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相应地,本书收录一批彩色插图,力图给读者留下鲜明活泼的第一印象,也便于读者直观、切实地理解成果作者从事研究的辛勤付出。
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研究》(订购)
吴潜涛 著
ISBN:978-7-300-31620-8
2023年5月
本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及其科学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既反映人类美好的价值理想,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的本质属性;坚持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思想渊源、时代要求和实践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勾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创新发展的现实境遇和未来图景,为新时代新征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时俱进,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学理支撑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03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阐释与当代建构》(订购)
李佃来 著
ISBN:978-7-300-31649-9
2023年5月
本书以“马克思”和“当代中国”为立论基点,从理论、现实、文本以及思想史等多重视域出发,一方面,深入探讨和阐发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合法性、理论指向、理论内容、思想原则、价值旨趣、当代意义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系统地阐释和建构起了既有历史感又有当代在场性、既可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相对话又根本不同于后者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另一方面,落脚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和历史进程,结合当代中国正经历和进行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创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理论定位、学术前提、思想资源以及实现路径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分析和阐发,由此为这一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的思路和方案。
04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订购)
刘守英 等 著
ISBN:978-7-300-31522-5
2023年7月
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复兴的基础。本书拓展了理论界对城乡中国格局下乡村问题的讨论,矫正了传统理论与政策中对于城乡关系以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些认识,因应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和乡村变化的机遇,提出了有效的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05
会计规则的由来(四卷本)
周华 著
即将出版
本书对资产减值、权益法、利息支出资本化、递延所得税、权益结合法、购买法、公允价值、外币折算、套期保值、合并报表等会计规则的形成过程和理论缺陷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和评价。
06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订购)
龙大轩 著
ISBN:978-7-300-31564-5
2023年5月
本书综合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法系进行重新认识,认为中华法系是一套涵盖古代中国法律之制度、思想和文化的知识体系,历经夏、商、西周的“礼•刑”时代,春秋战国、秦的“法•律”时代,汉到清朝的“礼法”时代,至清末“西学东渐”方始解体;曾经对日本、朝鲜、安南等国的法制进程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体系以“仁”为文化基因,将仁所统率的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人伦道德,以及“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自然道德,有机融入法律的各种因子之中,形成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的运行机制,引领法制建设始终朝着天理、国法、人情相统一的理想目标且歌且行。挖掘中华法系的经验智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举措,必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充分的文化自信。
07

《民法典担保制度体系研究》(订购)
高圣平 著
ISBN:978-7-300-31518-8
2023年5月
本著作是国内首部以民法典担保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对民法典中体系化程度不足的担保制度的主要方面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正确价值导向、学术导向,体现了主体性、原创性和前沿性,体现了担保法学科领域最高水准,有利于推进担保法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