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骨:隐秘与露骨的人体传奇》(订购)
[美] 罗伊·米尔斯 著
钟与氏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日用建材各有短处。黏土干了会碎;花岗岩、混凝土、砖和瓷虽不易碎但很脆,重量体积限制了它们的建筑用途,尤其是要建筑的对象还想动,那就更不好用了……
这就说到骨头了。

骨头不仅可以就地制造,还轻盈耐用,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条件。钢制的桥梁没法让自己的长度或承重加倍,但骨头既能成长,又能响应压力。而且,骨头自己会修复。破碎的砖头或调羹,不管是用金属、塑料还是木头造的,都做不到这一点。骨头不仅是世上最强的结构支撑,也是世间最大的“进出口银行”,是我们赖以为生的重要元素仓库(特别是钙)。
骨头不仅可以媲美别的“建筑材料”
也是我们人体的“基础建筑材料”!
尽管功勋卓著,人们却很少见过(也不想看到)活着的骨头,尤其是自己的骨头。于是骨头虽然才华横溢,却过着隐居生活,没得到应有的尊重。比方说,当你想到骨头的时候,你脑子里会跳出怎样的景象?会不会是乔治娅·欧姬芙的画,骄阳下的牛头骨?那种沙漠感的刻画,干燥、苍白、永恒,可不能算是对骨头的公正评价。
骨头虽然无所不在、无处不用,但很难看到它活着的样子,所以它有些神秘。等这种神奇奥秘的材料结束工作,不再保护原先的主人,它就会显现出来,在无数地方派上无穷用场,有时甚至在数亿年后。
骨头可以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地球历史以及其上动物的生命历程。从文明之初,人类就已经开始改造骨头,用于防卫、娱乐和灵感。骨头的耐久和普遍,使它露出来的时候和没露出来时一样有趣。等看完这本书,你会相信它真的是世上最好的建造材料。
本书是一本有关骨头的科普类图书。作者讲述了与骨头相关的各方面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并串联起全书内容,轻松易读且有知识性。
本书主要从两部分入手,第一部分“藏骨”介绍了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骨成分结构、研究、疾病、治疗方法与科研进展,追溯其历史至5亿年前。第二部分“露骨”则是关于骨头的“第二次生命”,暴露于体外的骨头是地球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记录。本书将骨头置于舞台中心,追踪了它周围发生的各种人类故事,从生理变化、科学实践到文化发展,内容丰富。
名人推荐
骨头,世界上最好的“建筑材料”,清晰、有趣、健康或疾病中的骨头故事。—— John J. Ross, Wall Street Journal
具有启发!引人入胜的调查研究,从恐龙化石到人造骨骼。—— Andrew Robinson, Nature
关于骨头的科学入门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化史!—— Ross D. E. MacPhee, curator, American Museum
米尔斯以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没有术语的方式解释骨生长、骨折和愈合等复杂的现象。这是任何有脊梁骨的人的必读书目。—— Bill Schutt, author of Cannibalism
这是一段吸引读者的迷人旅程,它探索和解释了骨骼的奇迹,以一种奇妙的讲故事的方式说明了骨骼在健康和历史中的重要性。内容最丰富,读起来也很有趣。—— Vernon Tolo, MD, former president
作者简介
罗伊·米尔斯(Roy Meal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骨外科临床教授。主修过生物学,后学习人类组织的机能与障碍,尤其是骨头的成与败。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实习期间参与骨科手术的经历,让他更有机会“钻”研活生生的骨头。米尔斯曾担任美国手外科协会主席和《手外科杂志》的编委。此前已著有《每个医生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骨科问题》《有手者指南:一个手外科医生30年来知道的重要信息和神奇事实》。米尔斯医生医路遍及49个国家,在他的旅程中发现了关于骨头的许多文化和历史趣事。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