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请警惕这些正在入侵城市的植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图鉴》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请警惕这些正在入侵城市的植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图鉴》
2023-11-27 11:09:23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图鉴》(订购

刘虹 马金双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了大片开着黄花的植物,其所到之处,百花败落——原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卷土重来。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由于其超强的繁殖能力,会与本土植物、农作物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威胁,被称为“生态杀手”。

  秋冬交替之际,正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开花结籽最旺盛的时节,也是清除的关键时期。它有何特性,普通市民如何识别?正在入侵城市的,还有哪些植物呢?

01

加拿大一枝黄花

Ⅰ级  恶性入侵种

菊科Asteraceae  一枝黄花属Solidago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第二批)

  【别名】

  麒麟草、幸福草、黄莺、金棒草。

  【生物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长根状茎。茎直立,高达2.5m。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很小,在花序分枝上单面着生,多数弯曲的花序分枝与单面着生的头状花序形成开展的圆锥状花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边缘舌状花很短。花果期10—11月。

  【分布】

  原产北美,在北半球温带栽培和归化。目前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湖北省武汉市、赤壁市、宣恩县等地有分布。

  【生境】

  生长在开阔地,如疏林下、路边、果园、苗圃。

  【传入与扩散】

  传入: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

  扩散:种子繁殖,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

  【危害及防控】

  危害:

  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生长期长。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持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

  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的本土物种产生严重威胁,该地区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此外,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部能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抑制糖槭幼苗生长,也抑制包括自身在内的草本植物发芽。

  防控:

  在开花前连根拔除植株并置于阳光下暴晒。

02

土荆芥

Ⅰ级  恶性入侵种

苋科Amaranthaceae  腺毛藜属Dysphania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第二批)

  【别名】

  杀虫芥、臭草、鹅脚草。

  【生物学特征】

  一年生草本,稍被细粉粒。茎直立,高达1m,粗壮,具淡黄色或紫色条棱,上部有疏分枝;叶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两面近同色,幼嫩时有粉粒,边缘掌状浅裂,裂片三角形,不等大;花被5裂,裂片窄卵形,先端钝,背面具纵脊,边缘膜质;胞果果皮膜质,常有白色斑点,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双凸镜形,黑色,具圆形深洼状纹饰。花果期7—9月。

  【分布】

  原产中、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多现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等地。湖北省武汉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堰市、咸宁市等地有分布。

  生于房前屋后、路旁荒地、旷野草地、河岸、林缘、园林绿化带以及农田中。

  【传入与扩散】

  传入:最晚可能于清康熙年间传入中国,首次传入地应为广东岭南地区,可能经由当时的通商口岸广州口岸随货物贸易无意传入。

  扩散:种子常随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地传播,也可随气流、水流进行短距离扩散。该种在中国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种群数量大,极易扩散。

  【危害及防控】

  危害:

  排挤本地物种,破坏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均造成不良影响;含有有毒的挥发油,可对其他植物产生化感作用。土荆芥入侵后可能会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系统而改变植物之间的竞争格局,降低作物产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土荆芥花粉也是一种变应原,对人体健康有害。

  防控:

  对农田中的土荆芥应彻底铲除,防止其植株片段等再次对农作物产生化感作用。

03

凤眼莲

Ⅰ级  恶性入侵种 

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凤眼莲属Eichhornia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第一批)

  【别名】

  水葫芦、水浮莲、凤眼蓝。

  【生物学特征】

  浮水草本,根生于泥中;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叶基生,莲座状,宽卵形或菱形,全缘,无毛,光亮,具弧状脉;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胀成囊状,内有气室,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葶多棱角;花多数成穗状花序;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紫蓝色,花冠近两侧对称,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分布】

  原产巴西,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中国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赤壁市等地有分布。

  【生境】

  生于水塘、湖泊、沟渠、水流较慢的河道、湿地及稻田中。

  【传入与扩散】

  传入:1901年作为花卉从日本引入中国台湾,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逸生。

  扩散:水葫芦可越冬生长,同时中国南方四通八达的水网也加剧了水葫芦的扩散。

  【危害及防控】

  危害:

  水葫芦堵塞水渠,影响农田水利,从而影响农田灌溉,使水稻减产或无法种植;入侵鱼塘、水库等淡水养殖水域,覆盖水面,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低,造成鱼、虾窒息死亡,影响水产养殖;与本地水生植物竞争光、营养和生长空间,导致本地水生植物腐烂死亡,污染水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水葫芦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长,为血吸虫和引起脑炎、流感等的病菌提供了滋生地,还滋生蚊蝇,严重危害动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防控:

  在凤眼莲生长量最小的时候进行人工打捞,并辅以天敌昆虫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 eichhorniae)进行生物防治。

04

豚草

Ⅰ级  恶性入侵种

菊科Asteraceae  豚草属Ambrosia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第一批)

  【别名】

  豕草、破布草、艾叶。

  【生物学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叶对生,有柄,二次羽状分裂,有明显的中脉,腹面深绿色,被细短伏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绿色,被密短糙毛;上部叶互生,无柄,羽状分裂。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总苞片全部结合,无肋,边缘具波状圆齿,稍被糙伏毛。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

  原产北美洲,在世界各地区归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均有分布。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有分布。

  【生境】

  生于路旁、田间、湿地、河岸。

  【传入与扩散】

  传入:无意传入。

  扩散:瘦果先端具喙和尖刺,可通过小鸟和交通工具传播,或种子随人的鞋底、水流、交通工具等四处传播。

  【危害及防控】

  危害:

  豚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向环境释放多种化学物质,对禾本科植物及周围野生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发育都能产生抑制和排斥作用,能迅速压制当地一年生植物,在异地迅速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亡,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防控:

  秋耕时把种子埋入土中10cm以下,豚草种子就不能萌发。春季当大量豚草出苗时进行春耕,可消灭大部分豚草幼苗。也可释放专食豚草叶片的天敌昆虫,如豚草卷蛾、豚草条纹叶甲、豚草蓟马、豚草实蝇和豚草夜蛾等进行防治。

  以上内容节选自《湖北省外来入侵植物图鉴》,分布地同时参考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