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县乡政府如何运行》(订购)
田先红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书围绕县域治理韧性这一核心主题,从体制与机制关系角度切入,对县域治理体制、政府动员、干部流动、财政制度、政策转化与执行等进行了透彻解读。书中既有耐人寻味的田野故事,呈现县域治理经验,又有深入浅出的学理分析和理论提炼。书中对县域治理中的一些重要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阐释,如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政治评价、条块关系、任务包干、领导观摩、干部联村制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对于推动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田先红,江西赣州人,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县域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县域治理、基层信访政治、农村政治学和“三农”问题研究。曾在全国近 20 个省市的城乡基层社会开展田野调查,累计时长达 1000 多个工作日。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开放时代》《社会》等期刊发表百余篇论文。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北京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论坛》等媒体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出版《国家性、地方性与基层治理》《人民政治》《治理基层中国》等著作。

专家推荐
体制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本书基于广泛的田野调查,从县域治理体制与机制关系的微观视角对这一重大命题作出回应。本书既呈现了鲜活、复杂的县域治理图景,又有系统、深刻的学理概括提炼,为在田野中发现“中国之治”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资深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回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研究者应该呼啸着走向田野,真正进入中国经验。本书系统、完整、深入地呈现了转型期的县域治理经验,为我们理解县域治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
本书以作者最近几年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从体制与机制关系角度切入,对县域治理体制运行、县域治理机制创新、县域政府动员和县域政策转化与执行等方面进行透彻解读。书中既有耐人寻味的田野故事,又有深入浅出的学理分析,是一本基层干部和科研工作者皆有启发的著作。
——邓大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的活力来自何处?县域体制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本书提供了透彻、犀利且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和解释,很值得一读。
——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本书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了回应。全书基于实地调查,对县域中的体制架构、条块关系、机制创新、干部流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描述和解释,观点新颖深刻、田野资料翔实,对学界拓展和深化县域治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何艳玲(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扎根中国大地,是做出有灵魂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本书内容充满泥土气息,提出了一系列县域治理新问题、真问题,很好地体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导向。
——杨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县乡中国》作者)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