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潜心学术 小书大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非典”克星——抗击SARS的药用植物》 - 农医卫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农医卫
潜心学术 小书大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非典”克星——抗击SARS的药用植物》
严定友
2004-01-08 10:57:41  来源:  
 
 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即被医学界称之为“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或称“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性传染病。“非典”这种全新的疾病,无论是对现代医学还是对传统的中医学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从向传统中医药论著中寻求“非典”的理论解析,到中医与西医协作正式介入“非典”治疗,中医药都发挥了广受认可的独特优势,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的西医药终于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正是基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传统中医学,继续为人类抗御“非典”尽职尽责的考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的遏制的所谓后“非典”时期,策划出版了《“非典”克星——抗击SARS的药用植物》。该书采用铜版纸彩色印刷,内文版式体例设计独具匠心。
 《“非典”克星——抗击SARS的药用植物》由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撰写,涉及的44种药用植物、2种动物、1种矿物全部来自抗“非典”期间,由卫生部“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审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药专家修订公布的,以及由其他知名中医(包括藏医)研制确定并经过临床检验,在知名媒体上公布的总共18种处方配方,因此其内容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18种防治“非典”中医药处方除详细列出每种配方及用量外,还注明了该处方的主治功效、制作及服用方法,注明各处方的来源出处,以便于查考验证。该书对每一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都配有精美的彩色实物图片,详细介绍其识别特性如生长属性、外形特征、产地生境,植物的花期、果期和种子特征以及采收季节、贮藏方法等,这些内容有益于指导对相关药物的识别采集、贮藏以及人工栽培。配方中的大多数药物是无毒的,但对少数几种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均进行了细致说明。而对药用部分主要性味功能的详细阐述,并注明其作为抗御“非典”药物配方所在的处方号,可以指导相关医务人员按照处方配伍和制作要求用于防御“非典”;普通人员按照消毒处方所述方法也可进行中药消毒药物的制作,并用于居家和办公场所的消毒。
 此书虽为大众科普读物,但为有助于专业工作者从事抗“非典”药物研究参考,特按照专业规范对处方中的每一种配方都详细列出了药物名(加注汉语拼音)、植(动、矿)物名、拉丁学名、产地名,书后并附有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该书列出的参考文献多达31种,所涉及文献均为权威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刊载的学术论文。一本内容不过6万字的供大众阅读的普及性小读物,作者却如此“大动干戈”,不惜广为涉猎,引经据典,这无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当今这充满浮躁和功利的时代所或缺的。
 该书出版不久,适逢美国前总统首席科技顾问、美国科学和技术协会主席Peter·H·Raven博士访问武汉,其在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中国的未来(Biodiversity Sustainability and the Future of China)”的演讲中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显然是以天然生物(包括少量矿物)为药物原料的中医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基础,成功控制这次波及全球的“非典”疫情,中国及其传统的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摘自:《中华读书报》 2003年12月31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