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劳动权利的思辨与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劳动权利的思辨与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
夏简
2004-02-12 14:57:36  来源:  
 
 黎建飞先生所著《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参与我国《劳动法》起草并长期致力于劳动权利保障的学者,以劳动权利为主线展开了理论的思索和实务的剖析。该书的体例由理论篇和实务篇两部分构成便是例证。作者博士毕业后先在国家劳动部的工作经历,后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也恰为两部分内容预备了支撑。在这些过程中亲历法、德等国的劳动立法和司法也为该书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在理论部分,作者着眼于劳动法的理性分析,探讨了劳动法的一般性理论,如劳动法的概念与立法原则、劳动者基本权利的理论依据和范畴。在对劳动法目的的探讨中,作者致力于论证劳动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既追溯历史的源由,又剖析劳动者在当下的弱者地位,强调法律在其本质上是对社会成员中弱者的保护,是以社会的整体力量补救个人力量的不足。劳动法的立法目的规定了它的任务、功能和原则,是理解、遵守和适用劳动法的指南和依据。在对劳动关系的论述中,作者对劳动关系各要素的确定对于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处理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强调劳动关系只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义务仅在于完成劳动过程,这对于人们认识劳动报酬支付的必然性,以用人单位或雇主的上家或下家未付款而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荒谬性和违法性是有所帮助的。
 在实务部分,作者从劳动就业权入手,界定了劳动者在就业中的权能,并结合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和政策阐述了劳动者就业的6种形式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在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论述中,作者以批判的态度剖析了劳动者在就业时遇到的种种麻烦和刁难,如身高歧视、性别歧视、乙肝歧视、外貌歧视等,提出了除法律有明确规定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以自己的理由限制劳动者的就业权。在劳动合同中,作者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做了重点探讨,依据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和政策规定,分别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限及其限制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强调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向劳动者收取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并不具有合理性。对于《劳动法》第31条在实践中分歧较大的解读,作者回顾了该条的立法背景,说明法律条文的非公正性是对劳动关系的非对称性的修正,其追求的结果具有明确的社会公正性。此外,劳动仲裁程序中的问题,仲裁时效对劳动争议的影响力,提出仲裁申请期限长短与劳动权利保障之间的辩证关系,国际劳工公约对劳动报酬支付的保障,劳动监察与劳动法律责任也是该书在实务篇中关注的重点。


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0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