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英语学习和英语词典--上海外教社《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英语学习和英语词典--上海外教社《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
2004-02-17 15:59:30  来源:  
 
李荫华(复旦大学教授、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人们学习它的兴趣越来越浓。如何又快又好地学习英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学习离不开老师,这老师可以是课堂上上课的教师,也可以是电台、电视上执教的人,也可以是书本(包括纸质的和电子的),也可以是其他的东西。但我以为,就外语学习而言,最有用的莫过于词典。词典可以随身携带,可以随时请教,可以终生相伴。纸质的普通词典与电子词典,两者相比,我更青睐前者。电子词典虽有其一定的优点,如能发音、能自动切换等,但从查找的角度看,一般情况下普通词典更便捷,特别是前后翻阅查对时尤其便当。普通词典不存在机器失灵问题、电源问题,打开书随时好查。普通词典也不存在因显示屏有限而不便阅读的问题。总之,学习英语离不开英语词典,一部好的词典可以起到良师作用。但前提是词典要好。
 什么样的词典算好?概括地说十二个字:质量上乘,信息量大,检索方便。这就是说,它对词条的解释应是确切的,它所提供的知识是准确可靠的,它能在有限的篇幅内提供最多的最有用的相关信息,它所提供的检索方法便捷而合理。最近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简称《多功能》)便是这样的一部精品。正如其书名所揭示的那样,这不是一本常见的仅供查找释义的普通词典,而是一部融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工具书:它既提供语义又讲解用法,既包含派生词、习语又涉及近义词、反义词,既谈词的搭配又进词语辨析,既收录语词又含百科词条。其功能之多、内容之丰富,在国内中型英汉词典中实属罕见。
 从词典学的角度说,《多功能》是一部介乎教学词典、普通语词词典和百科词典之间的工具书。而重点似乎在教学,即帮助学习者使用英语。虽说教学词典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由牛津和朗文两家出版社出版的这类词典在我国也已使用较广,但针对中国学生需要真正由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却阙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台湾曾经出版过一部以日本的词书为蓝本编写成的类似词典,但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多功能》的问世可算填补了我国当前双语词书编写上的一个空白。
 《多功能》的最大特点是,编写中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可能碰到的问题。例如,该词典设“语言摘记”一项,专门讲述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大多是针对我国学习者的。如在collocation条下写道:“使用英语时,不能把汉语中的搭配勉强移植到英语中来,如,不要说a heavy illness,要说a serious(或critical)illness;不宜说big(small)rain,应说heavy(light)rain。A heavy illness,small rain,有上下文时也许为英美人所理解,但属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又如,在polite条下的“语言摘记”中,编者谈到人际交往时应注意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指出“英美人的礼貌习俗与我们有较大差别。例如,英美人(特别是美国人)常用恭维方式向对方表示礼貌。他们会恭维对方的长相、穿着、住房、汽车,甚至是对方妻女的姿色。对此,英美人的礼貌的反应是Thank you,还可加上一些附和的话。我们中国人一般不作这种恭维;受到这种恭维时,我们会按中国的‘谦虚’美德,拒绝对方的恭维,说些自贬的话。有的中国少女受到姿色方面的恭维时会羞得满脸通红,甚至发怒,使作此友好恭维的英美人大惑不解。因此,为防止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这种误解,学习英语时必须同时学习这方面的文化知识”。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这些指点不啻是雪中送炭。
 《多功能》的上述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它对词语用法的处理上。不妨说,出于对中国人学英语的需要的考虑,它对如何使用字词,特别是常用词语,所作的周详的解释是其另一显著特色。
 《多功能》在这方面借鉴、吸收了英美教学词典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自己的体系。以动词为例,一方面它通过置于方括号中的简洁搭配说明(如:[接从句]、[接双宾]、[不用被动语态])对动词的用法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描述,另一方面设置大量例句,力求帮助读者学会使用。对于名词,编者不仅仅采用了常见的[C]、[D]来分别表示可数和不可数,还在必要时详加注解。如earth作地球解时,该书注道:[U,(the)][常作E-],同时举了四句例句:The—revolves around the sun;The rotates on its axis;Earth looks incredibly beautiful from space;The oceans cover 70% Of the Earth's surface。看了这样的注解,学生的诸如earth到底首字母应大写还是小写,加还是不加the之类问题,该可以迎刃而解吧。《多功能》将短语动词从习语中分出,专门列一栏目加以过细的处理,实为明智之举。一来表明其重要性,二来短语动词向来是我国学生的弱项,加强指导很有必要。其处理之认真细致,在国内编撰的中型英汉词典中似乎尚未见到过。
 《多功能》的再一个特色是,设专栏介绍词的常见的“搭配”。英语是一种语汇十分丰富的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词与词之间形成了许许多多固定或比较固定的搭配。人们常说的英语地道或不地道,相当大程度上就在于你说的或写的是否符合英美人习惯上用的这些“搭配”。前面提到的“heavy illness'’、“big rain"之类,便是这方面的反面的例子。要解决这类问题,绝非一朝一夕。需要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读、听等语言实践长期积累才行。当然,如果能有一部像《多功能》这样的词典从旁给予适当帮助,当会有莫大裨益。不妨以difficulty为例,在“搭配”项下就有这样的一些内容:a)cause,create,make,present difficulties for b)come across,encounter,experience,face,meet,run into difficuhies c)clear up,overcome,resolve,surmount a difficulty d)a grave,great,insurmountable,serious,severe difficulty e)a difficulty arises。这里涉及到动+宾、形+名、主+谓等结构,它告诉读者difficulty在这些结构中常与这些词语一起使用。
 《多功能》还设有“近义词、反义词”栏目、以辨义为主的“说明”栏目等等,都很精彩,这里就不一一述及了。
 编辞书不易,编得好更难。祝贺以戴炜栋校长为首的沪宁两地数十位教授和专家们成功地编撰了这部上乘之作,为我国广大的学习和使用英语者提供了又一件很好的工具。

编词典一定要创新
孙骊(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

 《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的出版必然会引起广大中国英语教师、英语使用者和词典工作者的兴趣,因为它是在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中许多教师与词典工作者根据中国学生的需要进行创新的一个成果。也许有人见到词典编写者的名录会觉得其中在中国外语教学界叱咤风云的名字似乎不多,但就我所知,许多编者都在我国英语教学与运用领域中辛勤耕耘了数十年,经历过许许多多考验与困难,踏踏实实积累了大量对各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特点与需求的了解。在这样一种基础上运用创新精神编成一部词典必然会给广大学习英语的人带来巨大好处。
 为什么说这部词典是创新的成果?据我了解,在我国编纂(注意:不是拼凑)英汉词典一般是在词目选择、释义、例句及其翻译以及体例等方面下功夫多,也出现了若干较好的产品,但对于富有创新精神的英国学者H.E.Palmer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所谓“英语词的语法”,后经A.S Homby等学者进一步发展成型,又经过几代人不断创新逐渐成熟的全面提供有关英语规律性知识的学生用词典的编纂在我国应当说还是缺门。尽管不少英国出版的针对外国学生学习英语需要的英语词典现在也有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双语版,给中国教师与学生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国外学者对中国学生需求的了解总不如国人,特别是有经验的中国教师,来得真切。因此,如果拿任何一部英国新出版的学生词典与《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作一番比较,不管是牛津的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剑桥的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还是朗文的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我们都会发现《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有着许多独特的地方,会给中国的英语学生和使用者提供更多方便。这就是我所指的创新,也就是尽可能根据中国人的需要,提供有关目标语的可利用规律性知识。诚然,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完全由规则来体现,时常还可以说是“例外即规则”,但语言的许多方面又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规律性知识的掌握肯定会方便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与词典编纂者如何总结、利用与传授规律性知识我看应当是一门大学问,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还真切地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最初见到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其后不久又见A.S.Homby的Guide to Patterns and Usage in English时自己感到的惊喜。原来英语中除了语法规则外还有如此多的规律性知识可以利用!我很感佩英国同行其后在发展这样一条思路上取得的重大成绩,但我更希望与相信我国的英语教师与词典工作者会继续以创新精神,努力编出更多像《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这类着眼于帮助中国学生掌握英语固有规律性知识的词书。

 (《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The New Century Multi-Functional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戴炜栋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69.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2-13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