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跨世纪的《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跨世纪的《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
刁会耀 李·美
2004-02-17 16:19:48  来源:  
 
 如果我们以“英汉词典”为关键字敲进因特网的搜索引擎,瞬间就会有数十万项相关信息进入我们的搜索页面,尽管我们可以从图书馆或书店找到的英汉词典的数量与这个数字相比要少得多,但我们所处的这个以英语为主要外语学习对象的现代化的社会,的确为我们在工具书的选择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多机会。在这里,我要向读者推荐的就是一本跨世纪的、编纂历史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我之所以要撰文介绍该词典,原因有二:其一,我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多少有点“毛遂自荐”的味道——因我本人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参与了一定的编审工作,了解内情;其二——应该是更重要的因素,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为在书店工具书货架前徘徊不定的读者朋友指点迷津。
 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有一本像样的工具书。多年的英语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好的词典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工具书,扮演着“老师”的角色,给人启发,令人在翻阅之间收获颇丰;低劣的词典却像鸡肋,让人用之则气,弃之又似不舍。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不仅堪称“老师”,而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高智能、百科性的优秀教师!为了使大家对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客观的推介:
 一、该词典倾注了编审者大量的时间、精力、智慧和心血
 这本《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实际上是由上海、南京两地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等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内合作编写的。许多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有些老专家甚至没有等到词典的出版就离开了人世,这是全体编写审校人员深感遗憾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在整个编写工作中更是努力做到兢兢业业、尽善尽美,以对读者负责、对逝者负责的双重责任从事这份艰巨的任务。

 二、词典本身囊括了词语学习所包容的全方位的问题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感到最自豪、最自信的就是这本词典的内容之丰富和全面。作为本词典编写根据的蓝本是以下三本权威词典:LED(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CED(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和ORD(The Oxford Reference Dictionary),除了收词多达6万多条这个“硬件”事实以外,就是该词典从形式到内容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读者的所需——词典收录了包括动词曲折变化形式、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短语动词、习语、搭配、英音、美音等在内的语言学习者从词汇学习中所希望获得的几乎所有的信息。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读者对词汇的语言背景知识的了解渴望,以及词汇间互查互现的必要性,因此,我们注重以“说明”和“语言摘记”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并将关系密切的词汇做了“亦作”及“:”的项目。另外,对于词典中的例证,我们以“语言正确,符合英语规范”为原则,举例做到“言必有据”,也就是说,我们都从英美词典或报刊、小说等处找寻例证,一般不自造例句,不轻易改动原句,所选例证均以典型性和目的性为原则。这就保证了读者所查到的词典是地道的语言和地道的用法。

 三、词典性价比高,会令真正的英语爱好者爱不释手
 无论是从编者的角度还是从读者的角度,我们认为这本词典的价格十分公道优惠,因此相信它定然会以其高品质、实用性强以及优越的性价比得到大量读者朋友的青睐。尽管词典并不属于需要经常购买的那类书籍,但当我们决定买一本词典时,同样希望花较少的钱买到可以让它为自己服务更长时间甚至服务一辈子的词典。这本词典不仅能够满足您的这个愿望,甚至只要您拥有了它,就会发现,您以前的那些同义词、反义词词典、搭配词典、习语词典、语音词典等等都是多余的了!
 毋庸讳言,随着人们对英语学习的深入,人们对词典的要求也会提高,对词典的功用也会变化:我身边的许多同学、朋友、同事,他们大多数不再仅仅把词典当作工具书,而是当作参考书甚至必读书了,有的人甚至以背词典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对英语的驾驭能力……总而言之,词典离人们的学习生活越近,人们就越想更新自己的词典,使自己在使用和学习中更满意。
 那么,就请试试这本跨世纪的《新世纪英汉多功能词典》吧!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2-13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