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城市运行安全发展报告(2023—2024)》(订购)
孙建平 主编
周红波 吴兵 冯永强 副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书亮点
战略引领,系统梳理安全发展新要求 报告坚持以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政策法规体系与标准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上海市的具体实践,系统呈现了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体现了上海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方面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纵横贯通,多维解析城市运行安全现状与趋势 报告采用“立足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主线,构建了纵横交错的分析框架。纵向上,注重历史对比与趋势研判,清晰展现上海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演进脉络与发展动态;横向上,对城市运行涉及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进行了全面扫描与深入剖析,点面结合,为读者提供了立体化、全景式的安全态势认知。
双轮驱动,显著提升报告可读性与科学性 提升行文易读性:大量采用图表、数据可视化等表现形式,深入浅出地呈现专业内容,有助于不同背景读者快速把握核心内容。 提升内容科学性:聚焦年度安全热点、重大实事及公众关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深度剖析与实证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基于证据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建议,提高了报告作为专业智库成果的参考价值。
聚焦前沿,深化“三大基石”融合互促的战略研究 报告将平安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置于城市运行安全的核心地位,深入探讨了三者作为有机整体如何共同构筑城市安全新格局。
立足实用,强化决策支持与社会服务功能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报告对上海进行全面“体检”、评估,全面反映城市运行安全总体情况。报告成果旨在为城市管理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类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实践参考,为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提供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支撑,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增强风险意识、提升安全技能提供实用指导,实现了学术价值、政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序
徐祖远
2024年底,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意见》,涵盖打造功能韧性、过程韧性和系统韧性三大方面内容。以“韧性安全”和“人民城市”理念为统领,上海正在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主体”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聚焦超大城市复杂风险特征,以系统治理思维贯通“风险识别 监测预警 动态防控 应急响应”全链条,坚持生命至上、全民参与、体检先行、预防为主、系统思维、数据赋能,多措并举保持安全态势,锻造更强韧性。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深耕城市安全运行风险防控,在课题研究、决策咨询专报、学术专著、智库报告、丛书编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理论成果被广泛应用到为国家和地方加强城市风险防控、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及城市体检、房屋体检等方面。《上海城市运行安全发展报告》每两年出版一辑,本册是第四辑,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持续跟踪,形成城市安全运行体检报告。希望能赓续前行,在智能化、数字化治理中与时俱进,吸收借鉴,丰富完善,更好地发挥专业第三方对城市体检的积极作用,像爱惜生命健康一样共同守护城市安全运行。
来源:同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