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书摘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书摘
2025-10-24 14:09:50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在当前“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将启的关键历史节点,一份关乎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重量级前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作为“中国经济展望”系列的开篇之作,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的中国经济展望(RUC China Economic Outlook)团队开展扎实的学术研究。在简要评估 “十四五” 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聚焦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开展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取向的前瞻性和学理性应用研究,旨在为我国在“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编辑推荐

  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郑超愚等学者团队撰写,依托学院国民经济学科群优势,汇聚多学科研究力量,报告学术底蕴深厚、专业度高,是 “十五五” 规划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作,为读者提供可靠的专业视角。

  紧扣 “十五五” 规划编制实施的政策热度,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区域协调等核心议题,回应时代需求,是把握 “十五五” 政策方向的参考资料。

  兼具理论分析与实践指导价值,既通过科学模型测算经济增长目标、汇率趋势等关键数据,又针对现实挑战提出具体政策路径,能为政府人员、企业决策者、研究者提供 “十五五” 规划相关的实用策略,适配多场景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订购)

作者:郑超愚 等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2035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即将开启“十五五”规划的新征程。开展“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有助于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本书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国民经济学科群,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民经济重大现实问题,开展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前瞻研究。

  作为年度研究报告的开篇,将以“十五五”规划的前瞻研究和人大方案为主题,在简要评估“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聚焦宏观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三大领域,探索性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选择的中国人民大学“十五五”规划方案。

作者简介

  郑超愚,山西繁峙人,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1997年5月至今,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任教,2001年晋升教授职称。

  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体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文库)等著作以及发表于《经济研究》和《金融研究》等权威刊物上的一系列论文,获第四、五、六、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美国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计划。

精彩书摘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即将开启“十五五”规划的新征程。面向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基础,更是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动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十五五”时期进一步明确方向、优化路径,以确保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全球竞争、产业升级、技术突破等方面的巨大挑战。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与机遇,亟须开展“十五五”期间的前瞻性研究,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强烈。这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包括对公平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面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新期待,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民生福祉,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公共卫生危机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全球南方”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向全球发展的共同挑战,中国经济的展望研究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为推动全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相互交织,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同时抓住机遇,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基于国内国际背景,开展“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本研究将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为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助力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展望研究将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同推进。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能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内的经济社会进步,也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能够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展望研究将从全球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关系,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全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国民经济学科群,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开展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前瞻性和学理性的应用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以论坛和著作形式,逐年公开发布和正式出版。

  作为年度研究报告开篇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以“十五五”规划的前瞻研究和人大方案为主题,在简要评估“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就“十五五”规划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理论解析、模型构建、指标预测和政策设计一系列规范和实证的对策研究,探索性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选择的中国人民大学“十五五”规划方案。

  本书将分别从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国民经济专题研究、十五五规划战略任务三个层面对“十五五”规划递进开展前瞻性研究。

  本书的第一篇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战略目标引领下,确立“十五五”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以及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分析和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赶超前景,设计和定位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框架和政策取向。

  本书的第二篇进行了国民经济专题研究。在上述宏观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与京津冀一体化、绿色低碳转型、就业、收入分配、医疗与教育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专题研究,系统剖析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已经面临并且将长期面临的关键问题和严峻挑战,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中国经济在“十五五”时期实现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本书的第三篇为结语与政策建议。第十二章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理论重要意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总量管理相互协调配合的视角,提出“十五五”规划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战略任务以及相应战略举措。

  三、总结与展望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积极探索,凝聚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全体教师研究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本书各章撰稿人分别具有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在有组织科研的统筹协调下,高效率完成了各章写作任务。本书写作中经多轮讨论、修改,并召开了专家研讨会。

  《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前瞻研究》的发布,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携手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研究中国经济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者团队坚信,在学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展望”系列报告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携手共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