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订购)
作者:黄嘉敏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语
愿《舞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触发学习者更加热爱舞蹈,养成终身舞蹈的习惯。愿舞蹈教师在课堂中更加主动地运用启发、引导、触动、反思、创意等教学方法,使教与学同步获得思如泉涌的艺术灵感。
作者介绍

黄嘉敏,原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美国杨百翰大学舞蹈系终身教授。中美舞蹈跨文化交流学者,《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国家荣誉获奖者。
内容介绍
舞蹈教育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舞蹈是艺术创造”“舞蹈是文化载体”“舞蹈是生活方式”的价值定位,自觉追求艺术审美的创新、自主发展多元舞蹈文化,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舞蹈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之后,舞蹈教育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为什么教”是为了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教什么”是为了寻找适宜的教学内容;“怎么教”是为了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北美地区的舞蹈教育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在公共教育系统中构建了从学前班(K-12)到高等学府完整的舞蹈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舞蹈教育完成了自身的学术化进程,取得了在艺术教育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
然而,学术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舞蹈曾一度被认为只是一种身体训练。在学科建制上隶属体育教育的范畴。当舞蹈终于回归艺术大家庭,与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一起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时,舞蹈教育却在一段时期内走进一切为了舞台表演或舞蹈比赛服务的误区,把自己关进了“象牙塔”。在刻意追求培养高精尖舞蹈人才的狭隘教育目标下, 忽视了服务全体学生和社会大众的艺术教育宗旨。
幸运的是,现当代教育理论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大脑神经科学、人体科学和人类行为学等研究成果对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舞蹈人以自身特有的聪慧敏锐及勤奋好学的品质,提出了“让舞蹈回归大众”“让艺术改变教育”“用心灵感受、用身体思索、用大脑舞蹈”等新型教育理念。舞蹈教学也在“六个相结合”中展开了新的学术探索: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规范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相结合、身体训练的科学性与舞蹈表达的艺术性相结合、专项能力发展与综合能力发展相结合、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综合知识相结合、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结合。
《舞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以北美地区的实践发展历程为主线,全面梳理了舞蹈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外延价值。本书细致解析了舞蹈教学的核心学习内容,包括身体学习、情感学习和认知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舞蹈动作技术、舞蹈创作表演、舞蹈历史文化、舞蹈鉴赏与评论等方面的教学案例。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