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朱兰质量手册》——不朽的名著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朱兰质量手册》——不朽的名著
2004-05-13 10:59:32 来源:
《朱兰质量手册》——不朽的名著
马林(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是管理大师朱兰博士的最新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该书的中文版,对我国产业界尤其是质量界的教学、科研与实务操作都将起到重大帮助作用。
1996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中指出:“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质量正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原材料、基础元器件等产品质量不高,不良产品损失严重;一些工程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和规范;服务质量缺乏制度化和标准化,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放眼世界,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就成为一件急务。在这种情况下,《朱兰质量手册》的出版对我国产业界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本书的主编兼主要作者朱兰博士,是当今质量管理领域的巨擘。半个多世纪以来,朱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影响着整个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朱兰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理念——不仅渗透到不同的行业领域,而且渗透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朱兰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为无数的西方企业赢得了核心竞争力。无论位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还是政府部门,无论是在研发、销售、运营、财务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还是一线工作人员,人们都可以从朱兰的质量思想中吸取精髓、获取收益。该书的一个重要思想,生活质量观,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最本质的要求:高质量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朱兰质量思想的精华,在《朱兰质量手册》中得到了最集中的表现。《朱兰质量手册》每出一个新版本,都会在质量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因此,该书被西方人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朱兰质量手册》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仅英文版就发行了20万册。由于朱兰博士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地位,再加上这本书所具有的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朽对于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因此,引进、出版《朱兰质量手册》也就成了一个国家和地区质量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适时引进、出版《朱兰质量手册》,对于改变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益于他们在该书的策划、引进、翻译、出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前瞻眼光与一丝不苟的精神,中国读者才得以早日欣赏这样一本巨著,它必将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质量和竞争力
邬建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
《朱兰质量手册》这本书陪伴我在人民大学度过了很多愉快的时光,当时是第三版。在我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时候,这本书是必备书,现在看到第五版出版了,感到非常亲切。这本书的出版对我们整个经济工作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袁宝华同志说建设小康社会更应注重质量问题,确确实实质量非常重要。
现在国际上流行一种说法,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做技术。像我们用的CD—MA手机是高通公司垄断的,中国所有的手机每做一台都要向它付技术专利费,GSM方面,也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掌握了所有的技术标准,所有的国内生产企业都要向它交钱,另外还包括DVD,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有问题,人家会通过企业公布的数据,把一个一个企业欠的账要回来,这是指一流的企业。二流的企业做什么呢?做品牌。像耐克鞋在广州的生产企业生产,一双鞋是5至10美元,但销到国外是50至100美元,很多品牌企业是通过OEM生产,通过一流的管理来控制原材料,控制设计,然后控制出厂检验。总之就是通过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三流的企业做加工,所以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充其量也就是三流企业,而国内很多著名企业,如联想、海尔充其量也只是二流企业。而这三类企业从根本上来讲,都离不开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它的根基。国家质检总局现在负责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原产地域保护等制度的实施,我们在实施这些制度的过程中发现,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就必须重视质量工作。包括中国质协搞的全国质量管理奖,也是为了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为什么把这些工作放在质检总局呢?因为质检总局负责质量管理、负责质量监督工作。可以说质量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
《朱兰质量手册》的出版向我们提出了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具体负责这个工作,确实感到质量工作方面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比如家电产品,我们国家的家电产品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成功的一类产品,但是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包括像联想这样很成功的企业,也有很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手机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充其量就是加工厂。虽然我们也在努力,但是差距非常大。又如洗衣机滚桶里的塑料缸,它的技术都是进口的,芯片也是进口的。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包括板材、纺织产品、食品等。我们去年调查了米、面、油、酱油、醋这几类食品行业的60058家企业,其中大多数都不注重管理,没有质量标准的占81.5%。这都是用数据说话。我们每天看新闻电视台的质量报告,今天是火腿肠案,明天是面粉案,大家都不觉得奇怪,就说明我们的质量观念还没有提高到一定程度。而这个工作就需要质量管理从业人员,特别是教育界来推动,需要培养一批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并且他们能了解我们国家的质量理念,能宣传《朱兰质量手册》里面非常好的一些做法。
最后我想提一点希望。质量管理与质量标准,现在国家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因为大质量的观念,包括标准、质量及相关的一系列的问题越来越重要。而我们在质量和标准方面,在商学院没有一个教研室,没有一帮人从事研究,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在质量管理教育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可以说是一个摇篮。希望人民大学的领导在将来学校的建设过程中考虑这个问题,加强质量管理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朱兰质量手册》不需要溢美之词
焦叔斌(本书译者 人大商学院副教授)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对于《朱兰质量手册》这本书的任何溢美之词都是多余的。这是一本不需要赞美的著作。该书自从195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一直被称为质量管理领域的“圣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此次翻译的是其第五个版本。参加本书编写的均为全球的顶级专家,朱兰自不用说,此外如日本的狩野纪昭、近藤良夫,瑞典的桑德霍姆,我国的刘源张院士等等。关于政府管理的一章更是由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所撰写。能够翻译这样一本书,对于一个译者来说,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始终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由于我们的笔秃而折损了原著的光芒。本书若能为我国的质量管理实践和研究产生一些积极作用的话,将是对各位译者最大的回报。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描述本书,那就是这本书是对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论的最权威、最全面的诠释。朱兰和戴明被公认为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两大鼻祖。由于这两位大师的引导,日本在二战后走上了一条质量立国的道路,·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中,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两人均被认为对于日本的战后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美国的竞争力跌入谷底时,美国人又重新“发现”厂“全面质量管理”,重新“发现”了戴明和朱兰。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论,主张采用科学方法来优化系统,从而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高速度、高效益。它不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而是立足于治本的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它必须是从上到下地推行。美国经济在过去十几年中的重新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实施。近年来,美国人尝到甜头之后,又把这套方法论推广到了医疗、教育、公共行政等领域。美国人通过实施国家质量奖的方式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每年的国家质量奖由美国总统亲自颁发,其重视程度之高从中可见一斑。
我从事管理教学和研究有十几年了。在过去的一百年中,管理领域中出现过不计其数的新方法、新思潮,但就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我不知道有哪种方法和思潮可以与全面质量管理相提并论。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已经被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在企业界。据说北京市的王市长现在最头疼的是北京市的交通问题,我想这也是很多同志都头疼的问题,我本人也是如此。我家距学校15公里,每天上下班的路程要花费两个小时。每天在路上堵着的时候我都在想,要是准能说服我们王市长搞全面质量管理的话,北京市的道路将会通畅许多。美国的京林顿政府从1993年开始,通过在政府部门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在3年中,废除了16000页过时的或是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削减了35万个职位,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解决了困扰美国人多年的预算平衡问题。美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世界各国的实践充分证明,全面质量管理是提升各类组织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之一。我经常在管理课堂上讲,糟糕的管理比没有管理更糟糕。这里所说的糟糕的管理也就是没有科学的方法论的支持、只是凭感觉和习惯行事的那种随心所欲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方法论,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认识到全面质量管理的威力,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
理来建设我们的小康社会。正如人民大学的老校长袁宝华同志所听讲的,使我们所建设的小康社会成为一个有质量的小康社会。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5-0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