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挑灯人海外--广西师大社《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挑灯人海外--广西师大社《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
赵明节(编辑)
2004-06-21 16:33:56 来源:
李新宇 原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代表著述《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
一个学者,怀抱对中国当代文学真挚而深沉的关爱,持续十年关注着中国文坛的风云变幻、思潮涌动和创作流变,用自己的独特眼光与视角观察、思考、叙说、评判着,由此表达自己对多元文化状态下的中国文学的生存境遇的感悟,明辨后现代思潮对当下语境中的中国文坛的渗透,荡涤文学创作中的浊流与污秽,揭橥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道路,孜孜以求,心血以之,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拜读了吉林大学文学院李新宇教授的《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以后,就不仅令人受到强烈震撼,而且不由得生发出深深的敬意。
《走过荒原》是编年体的观察笔记,逐年记录了作者对1990年代中国文坛一系列文艺思潮、文学事件、文学现象、创作倾向的观察与思考,并对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解读,体现了作者“挑灯人海外”的卓然姿态与个性化言说的不群风采。它虽然是一部个人化的文坛随笔,但由于贯注了作者的覃思与畅想,因此,无论是宏观的谠论,还是微观的品析,都具有了史论色彩,充盈着编年史的风韵。
这里有对文坛失范、价值颠覆的焦虑,如《疲惫中的流变》、《启蒙文学的尴尬境地》、《主体性的失落与人的萎缩》、《浮躁的超越及其危害》、《直面废墟》、《告别深度之后的“个人”》、《当下文学究竟需要什么》、《文学精神下滑的三个标志》,有对后现代思潮浸染下的文坛现状的断喝,如《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坛新态势》、《警惕“先锋”》、《“后殖民主义”与反西方思潮》、《后现代的“抹平策略”》、《“后现代”的威胁》、《消解哪里的中心?》,有对某些创作倾向的警觉与陈述,如《“青春无悔”老调的背后》、《王朔的挑战》、《三种话语及其复杂关系》、《市场经济与人的自由》、《道德拯救的幻想及其危害》、《如此“理想主义”》、《世纪末文坛对鲁迅的挑战》),有对“精神战士”的期待与赞许,如《(心灵史):张承志的精神朝圣之旅》、《真正的作家》、《荒原上的抵抗》、《王小波的意义》,有对作家修养的循循然倾诉,如《保卫孤独》、《拒绝归宿》、《抵抗衰老》、《留住梦境》、《休息与养气》,有对文坛气脉的谆谆劝诫,如《动人处都是人的光辉》、《废墟上的呼喊》、《文学:应该承受生命之重》、《追求与守护》、飞文学不应放弃价值评判》、《穿越遮蔽与拒绝遗忘》,还有对流行影视文化所散发的异味的反思,如《电视剧(三国演义)观感三则》、《看法学家分析(秋菊打官司)》、《电视剧(水浒传)观感二则》、《皇帝崇拜与奴才意识——(雍正王朝)观感三则》、《剧本(切·格瓦拉)及其反响观感》……
毫无疑问,作者对1990年代的中国文坛是充满遗憾的,作者观察的姿态是批判性的。作者批判文坛上“被动的存在与苟活的哲学”,剖析1990年代文坛流行的“懒汉的理想与超越的捷径”以及作家们“逃逸的路向”,指斥创作中的“零度介入”论调;但由此也不难看出,作者的追求是建设性的,他对文学依然充满着信心,寄予着希望,他希望中国当下的文学能够走出自己的健康之路,能够收获本应得到的成果,从而实现文学自身的审美功能。作者以《如何面对新的世纪》一文收束,正可见出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走过荒原”这个标题昭示了作者对审视1990年代中国文坛所得的整体观感。虽是荒原,但由于有了作者的孤独的行旅,有了他采撷的荒原上的标本,更有了他期待荒原改观的炽热情怀,因而这部荒原行的记录非但毫无乏味或生涩,而是生机无限、风光满眼,让人领略到丰富的内涵与激越的境界。
(《
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
》李新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9.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6-04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