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考试学学科建设的世纪工程图书——简评华中师大社《跨世纪考试科学丛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考试学学科建设的世纪工程图书——简评华中师大社《跨世纪考试科学丛书》
张红梅
2004-06-21 16:37:07  来源:  
 
 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跨世纪考试科学丛书》(九卷本),不仅是考试学学科建设和考试学研究的又一个跨世纪工程,而且是图书出版界的一件盛事。本套丛书是从1995年开始策划,由考试学研究的著名专家廖平胜教授领衔主编,依靠华中师范大学考试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两家的共同合作,汇集海内外考试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历经5个寒暑春秋,鼎力打造完成的一套装帧精美、学术分量很高的精品图书。
 本套丛书结构合理、装帧讲究,各本著述既自成体系又互为一体,共同构建了一个科学的考试科学体系。从内容上来看,它由两大类九个方面组成:一类是基础理论研究,着重探讨考试活动运动变化的现象和本质规律;另一类是应用与发展研究,着重探讨不同应用领域考试的规范、技术途径与方法。
 具体来看,丛书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时代特色浓厚,现实感强。
 富有生命力的理论研究必须要立足现实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本丛书的编写原则从一开始就明确为立足现实解决现实考试实践问题,要借鉴历史、面向未来,在明确考试规律的基础上完善考试理论,进一步强化考试理论对考试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览全书,丛书既综合概括了20世纪中外学者对考试研究的全部成果和整体水平,也展示了当代考试学科的诸多发展态势。可以说,本丛书既是考试理论研究者多年研究的结晶,更是考试实践工作者工作的指导武器。
 第二,研究思路清晰,内容厚实。
 丛书在确立编写体例时,就力倡要遵循史论结合、中外兼顾、承前启后的研究思路,丛书内容的设计既应能反映考试学科的前沿水平导引考试活动发展的方向,又应能看出考试活动发展的历史走向正确揭示考试活动的规律。为此,各册图书的主编既严格遵循丛书的编写体例要求又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写作计划。从已出版的图书内容来看,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与发展研究,都是在归纳、综合本学科已有研究基础上,准确揭示了本研究领域的概貌。同时,注重以现实考试活动和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借鉴中外考试史上的经验教训,并在诸多方面有所创新。丛书中的许多内容和观点均属考试界第一次推出的成果。
 本丛书在编写上既遵循了立基现实、面向未来、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编写原则,又沿着史论结合、中外兼顾、前承后起的研究思路,就现今我国考试革新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有碍考试科学化进程的历史性问题,从历史和实践结合上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考试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相信丛书的出版,既能对我国考试实践活动的发展、考试理论研究的创新、考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等产生积极作用,也给我国图书出版界提供了一个正确策划、运作精品学术图书的成功案例。
 (本套丛书中,《中国考试发展史》获全国第三届教育图书二等奖)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