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识破上市公司的欺诈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牛皮大王》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识破上市公司的欺诈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牛皮大王》
2004-07-20 16:01:40 来源:
编者按
:《
牛皮大王
》一书描述了美国股市中的欺诈现象和投资者的跟风问题,并为投资者指明了防范风险的思路和具体方法。事实上,中国股市中存在的上市公司欺诈问题也十分严重,而中国股民的跟风、盲目投资与美国相比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感到有必要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但在纷繁复杂的公司信息面前往往双双感到无所适从。书架上已经摆了不少有关财务报表分析的书籍,但有多少人能从一张张复杂的表格中看出问题来呢?这时候看看这本书,也许它会是救星。
资本市场怎么了?
150多年前,诗人和记者查理·玛凯 CharlesMackay 创造了“广泛的错觉与疯狂的群众”的说法。如今,全球的投资者都在思考着股票市场大起大落带来的惨痛经历,玛凯的说法让人们的体会更加深刻。他在1841年的经典著作中谈到,每个世纪都有一段特别愚昧、不切实际,或者疯狂的时期,这时候即使理智的投资者也会陷入其中,“这是由于对收益的渴望,对兴奋的需求,或者仅仅是出于模仿”。
《牛皮大王》一书将这些愚昧的行为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在我们所见到的泡沫经济当中资本市场的问题。这种伴随着癫狂而来的泡沫经济曾经多次发生,包括在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1710 1720年的英国以及1929 1933年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大崩盘。
距我们最近的这一次,各公司、金融机构、审计机构以及投资者本身表现出来的过高期望、错误的金融行为和普遍的贪欲则来源于对资本系统的根本性曲解。
2002年,当代一位记者威廉·帕夫 WilliamPfaff 在《全球的欢呼》一书中描述了“资本市场病态的突变”。经典的资本系统——业主资本市场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企业业主投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然而一个新的系统——管理者资本市场发展了起来,“企业开始与会计人员及其他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起 如果说不是合谋的话 为了管理者的利润而运作。”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由于市场上有如此众多的企业业主,但不存在负责的业主。从道义上讲这是不可接受的,但这是资本市场自身的腐朽之处。”
破碎的水桶
我曾经多次听见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讨论,他们认为事情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坏,问题只存在于“少数的几个坏苹果”。然而,尽管只有少数企业管理者故意做坏事,但是也许水桶本身——资本系统的结构就有问题。这种说法看起来像是非常尖锐的控诉,但我认为事实的确如此。《牛皮大王》的作者马丁·豪威尔 Martin Howell 列出了175条“警示”,每一条都描述了近期商业经营、财务和投资实践中的问题。
我自己就曾经亲眼目睹了许多这样的事实。
很显然,我们的资本系统和所有的系统一样,经历了深刻的失败,这种失败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因素引起的:认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所导致的股市浪潮;认为我们的公司就像参天大树,可以长得更高的观念,掌权的首席执行官的出现;看门人、审计人员、监管人员、立法者以及忘记了自己职责的董事人员的失误;金融交易机构从股票持有者到股票交易者的转变;华尔街推销的夸张法;媒体疯狂般地兴奋;当然还有积极的公众投资者,醉心于轻易获得的收益,认为那是上天的恩赐 至少在那段时期是如此 。正是这些因素愉快地结合起来,在将股价推高的同时将商业界的准则压到了底部。
感觉与事实
尽管股价一度偏离了真实的企业价值,但是归位的一天不会遥远。股票的市场价格是人们的感觉,但企业的价值却是事实。当感觉与事实相差很远的时候,感觉最终会向事实一方靠拢。竞争性资本市场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无法使企业的价值如同股市泡沫那样迅速膨胀。长期来看,美国企业的价值是以每年约6%的速度增长的,在1982—2000年的大牛市期间,这种增长一直保持着。然而,美国股票市场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0%左右。如今熊市的出现就是为了缩小这一差距。
马丁·豪威尔是少数几个发现共同基金管理者应当对这种疯狂现象的产生负主要责任的人之一,他准确地描述了这部分人:“他们并不是无辜的观众……就像将投资者引诱到孤岛上的妖妇。”这些基金的最大失误在于从“拥有一股”的产业转向“出租一股”的产业,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股价的短期微小差异上,而不是重视股票长期内在的企业价值。
然而,共同基金管理者在美国企业的发展史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早在股市泡沫破裂之前,业内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经验丰富的专业分析师和资产管理者就仔细研究企业财务报表,评价企业计划,评估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长期目标,现金流与报表利润的匹配情况以及这些“形式上的”利润数字与现实的偏差。不过很少有人真正提出意见。而我们的专业投资者们要么不理解,或者理解但忽略了股票市场已经变成了众多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计划。我们必须为那些可怜的失误承担责任。
道德与伦理标准
在立法、规章和企业监督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到起点。但是我确信,如果我们没有理解管理者资本市场与业主资本市场的差异,就无法回到正路上。最终承担监督企业的责任人应当是股东自己。如果他们不关心,应当由谁来关心呢
如今的投资机构化程度越来越高,股东拥有真正的 相对于理论的而言 影响力来实施自己的意愿。从前,股票一般是由众多分散、不成熟的团体或个人投资者持有,如今股票集中在少数几个机构手中,他们的潜在影响力是惊人的。
100家最大的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持有机构如今拥有了全美近一半的净资产,绝对控制着美国的企业。他们必须开始负责任地行使这种控制职能。
我们已经开始改革企业监督的状况,并且承担了将美国资本的发展引向企业实体而非投机的方向的责任。不过除了改善监督和投资实践以外还存在多种困难。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更有效的法则。美国的创立者们相信道德标准对社会公平和人们正确行为的引导作用,相信这些标准将成为我们国家的特征。
品质的价值
如今,商业和财务模型普遍缺乏伦理,美国企业大量操纵财务数字,投资管理领域内的人士接受那些明知是错误的实践,人们为了寻求一致而保持沉默,自私令我们的贪欲超越理智——如果品质是有价值的 我毫无疑问地相信确实如此 ,那么上述种种行为都在侵蚀着我们追求的未来品质,这一点清楚地反映在熊市的到来和投资者的觉醒上。那些追求贸易和金融真实利润的人们就像亚当·斯密所描述的,是“重要、美丽和高贵的,值得人们努力追求和期待”。现在正是重拾我们的权利,用这些字句去定义企业和财务领导者的时候。
华尔街老手威廉·H·唐纳森 WilliamH.Donaldson 在就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后的第一次会议上表达了他首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重新建立投资者对金融市场诚信的信心”。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他错了。他首先要做的应当是“重新建立金融市场的诚信”。一旦完成了这一点,如果可以完成的话,投资者的信心会自动建立起来。
《
牛皮大王:识破上市公司欺诈之术和证券市场陷井
》/ [英]Martin Howell 著 金马工作室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36.00元)
摘自:《中华读书报》
2004年7月14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