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中国高教的绝佳参考--人教社《外国高等教育史》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中国高教的绝佳参考--人教社《外国高等教育史》
刘兆宇
2004-07-20 17:13:36 来源:
适值我国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关键阶段,国内第一本外国高等教育史问世了。这一系统性研究成果的出现,是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大事,它填补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空白。
从事历史研究,最为关键的是史料的可靠性。研究外国教育史也是如此,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认识到这些,就有了正确的研究态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一向以研究外国高等教育史而闻名海内,尤其是在英美高等教育方面,更有着丰厚的积淀。而且,《外国高等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者多数是国内知名学者,不少编者都曾经出国深造,并从国外带回了第一手材料,他们协作精神强,研究态度认真,研究经验丰富。此书深受其益。该书的编著者参考了大量的专业文献和广泛的背景资料,不但有丰富的文字材料,还有翔实的数据,为研究的进行和结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外国高等教育史》一书,以编年的体例,追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历史。该书在纵向研究的同时,还选取横断面,分析各民族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演进,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内容上,它涵盖了外国高等教育制度史和外国高等教育思想史,非常丰富。书中结合各国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旁征博引,依靠各国大学的历史发展事实,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全面展示了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系统地总结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显示了民主化和大众化趋势,并揭示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与经济振兴的关系,凸显了各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变化,以及公立高校与私立大学的关系。该书追溯了美国学习欧洲大学尤其是德国大学的经验,以及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道路,高度评价了德国和美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精神和行为;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动因的研究,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具体的描述,尤其是英美等国有志之士和民众,以及教育团体发展教育的努力和成果;关注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化趋势,研究了各国高等教育对全球化趋势作出的调整措施。
以上提及的这些研究,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它为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内部体制改革、课程体系调整和学生管理提供了最直接的借鉴。日本学者认为,教育史能够直接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服务。在他们看来,不重视历史研究,只着眼于现状,无异于本末倒置。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因为高等教育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重任,所以,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会影响社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利益,而且直接牵动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故此,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必须慎之又慎。我国高等教育能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最终取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全面和深入。这场改革,既需要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需要高等教育的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比较,历史研究更为重要。因为教育史是智慧的历史,是“教育科学的实验室”,高等教育史也是如此。它虽然不能直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蓝图,但在高等教育史中,确有很多成功的典范可供学习,也有着很多的教训值得借鉴。可以这样说,今天我们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几乎都无法与教育史截然分开,完全可以从教育史中寻找答案。
《外国高等教育史》一书除了内容广博的特点和现实价值之外,还在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期上,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探究了大学的渊源,摆脱了“欧洲中心论”;把大学还原为社会文明传承与知识更新的机构;用历史的方法回答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疑问,等等,都表现出该书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创造性。
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14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