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爱因斯坦、毕加索与“空间简史”——读关洪的《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爱因斯坦、毕加索与“空间简史”——读关洪的《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
王正行
2004-08-04 16:37:36 来源:
前不久关洪教授从广州来北京,在北大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发表演说,邀我前往助兴并分赠我们他的新著,就是这本《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看完后他要我写篇书评,我们是年少时的同窗室友,只能从命,所以不揣浅薄,拿这些感想来与广大读者交流。
坊间已经有一本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这实际上是他的宇宙论的普及版。霍金是名人,他的这本书是畅销书,我慕名买了一本,当时匆匆看了一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牛顿为人的批评,使我改变了对牛顿的看法。他的正文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指为何会有我们和宇宙),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胜利,因为那时我们将了解上帝的心智。”在这里他提到了上帝。霍金面对的是西方的读者和听众,在他作演讲时经常会有听众问他“你相信上帝吗?”这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问题。霍金的回答闪烁其辞,这就不是本文的话题了。西方的公众并不把科学看成超脱于一般文化之上的孤立实体,而是把科学当作他们文化观念的载体和整个文化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只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时,略去了科学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化的一面,过分强调了科学的专业化和学术性的一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极“左”思潮的高压下,科学家们又把文化意识视作惹祸的根源尽量避而远之。尽管至今残留的“极左派”已是屈指可数,但人们对科学的特殊看法和信念仍然沿袭了下来。
空间与时间在相对论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在霍金讲时间的书里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空间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关洪这本谈空间的书里同样也不可避免地讲到了时间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这两本书共同的理论基础与出发点。而在我们大学的物理教学里,相对论完全是爱因斯坦根据光速不变性和相对性原理作出的逻辑推论,顶多也只是提到洛伦兹的唯象理论已经在爱因斯坦之前给出了洛伦兹变换公式,和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 H.Poincare 在1904年的圣路易演讲中已经提出了相对论的基本思想。按照这种讲法,相对论就完全成为爱因斯坦个人的天才创造,成为物理学发展中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和奇迹 miracle 。
关洪的这本新著,也可以说是一本“空间简史”,书中对于产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社会文化背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分析。在19世纪末叶,欧洲社会风行的通灵术和心灵感应术在物理学家当中也激起了一阵热潮,这就像是前些年在我国风靡一时的特异功能。当时的物理学家纷纷希望用高维空间的存在来作出解释,这吸引了像发明阴极射线管的克鲁克斯、电学理论家韦伯、发现电子的J.J.汤姆孙和德高望重的瑞利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学家。这样一股探索高维空间的思潮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家的圈子,而是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影响甚至波及到了文艺圈。关洪在书中指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挣脱三维视野束缚探索高维空间的惊世之作《阿维尼翁的少女们》创作于1907年,迪尚 M.Duchamp 尝试把时间维度添加到一幅画作里的《下楼梯的裸女》画于1912年,这与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的1905年这么接近,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同一种社会文化思潮的表现。关洪在分析中指出,有证据表明,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在思想上都受到庞加莱的影响。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同他的奥林比亚科学院的朋友们肯定阅读或讨论过庞加莱有关相对论的著作。而在同一时期,毕加索在巴黎也有一个经常讨论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圈子,其中甚至有一两位数学家,他们也肯定阅读和讨论过庞加莱的著作,特别是他在1902年出版的《科学与假设》这部名著。在这本书中,有一章专门论述空间和几何学的概念,包括非欧几里德几何学和四维空间的世界。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毕加索终于绘成了惊世骇俗的《阿维尼翁的少女们》。毕加索藐视传统的透视规则,展露出在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同时看到的多个不同侧面,模拟在四维空间里观察到的人体形象,改变了文艺复兴以来绘画艺术空间概念的基础。原来,改变物理学时空观念的狭义相对论,和改变传统绘画艺术空间观念的抽象派作品,竟然是互相关联的同一种文化现象。
关洪的这本书与霍金的书一样,都是以广大社会公众为读者对象的科学普及读物。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霍金的做法是避免使用公式。他在全书中只用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E=mc2这一道公式,而他还“希望这个公式不会吓跑我的一半潜在读者”。关洪的做法不同。在关洪的这本书中当然也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公式,并且主动地设法吸引读者。他这本书收录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图片,平均几乎每页有一幅,让我们大饱眼福。从古希腊哲人的画像到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威滕 E.Witten 的近照,从科学家的照片到政治家列宁和音乐大师巴赫的肖像,与本书论题相关的古今中外名人的照片或画像应有尽有。特别让我看了备感亲切的是,除了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的照片外,在讲到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波时,还看到了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胡宁的照片。胡先生是我们的业师,我听过胡先生的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课程。他1947年用简化的计算首次定量地预言,双星系统由于发出引力波的辐射而导致周期变慢,这在30年后被一对由中子星构成的脉冲双星周期的观测所证实,成为引力波存在的第一个证据。由此可以说,在对空间的科学探索中,我们中国人并非只是局外的旁观者。前面提到了,这本书涉及音乐和艺术这样更大众化的文化内容,所以也展示了许多与探索空间概念相关的美术画作。除了毕加索和迪尚的名画外,还有画坛怪杰艾舍尔 M.C.Escher 的多幅“怪圈”和“不可能图形”。这都是大大有助于开发心智和启迪思维的。书中特别还展示了几幅作者在中山大学校园内拍摄的植物生态图,提醒我们,就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这些普通事物中,也包含了与我们的空间概念紧密相关的东西。为了搜集和准备书中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片,关洪专门买了一台数码相机。
正像我被本书深深吸引一样,我相信更高层次的读者,包括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样可以从本书获得新鲜的知识,得到思想的启迪。比如说,为什么我们生活的空间恰恰是三维,而不是二维,也不能是四维或更高维,在这本书里就有浅显的但是物理上的讨论。又比如说,外尔 H.Weyl 在上一世纪初叶是如何尝试把电磁场与引力场统一起来的,卡鲁扎 T.Kaluza 又如何尝试在五维空间里把电磁场与引力场统一起来,都是有趣和重要的科学史内容。参照这些历史的经验,把今天致力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统一的努力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考察,会使读者对威滕的工作 即本书副题中的“M理论”,这里M是指“膜”Membrane,“魔幻”Magic,或“秘密”Mystery 有更开放和深刻的理解。
要说不足的话,我觉得本书缺少一个名词和人名索引表,让读者在想查找一个名词的解释或人名的出处时,不得不一页一页地翻找。这是我们的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具体细节,不仅仅是这一本书的问题。
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28日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