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向左走,向右走--广西师大社《我的新电影手册》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向左走,向右走--广西师大社《我的新电影手册》
孙昌建
2004-12-06 10:02:36  来源:  
 
 他们住在城市郊区的一栋公寓里。
 每次出门,不管去哪里,她总是习惯地向左走,
 而他总是习惯地向右走。

 他们从不曾相遇……
 这是几米绘本《向左走·向右走》中的一段话,小小的罗曼蒂克,小小的忧伤,很契合都市年轻人的那种心境。几米的受欢迎,应该是跟整个城市人的心态有关,当然也跟几米的机智和温暖有关。
 问题是在几米的故事中,向左走的那一位和向右走的那一位,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中相遇了,然后因为互留的电话号码被雨打湿,从此这两条平行的直线便永不相交。
 有人说这不就是邂逅嘛,小女人散文中永恒而臆想的主题。是的,邂逅,不仅仅属于小女人散文,更是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最为常规的见面方式。只是因为中国人还不习惯于马路求爱或列车上咖啡馆里的主动搭讪,所以此种套路在实际攻略中运用得还不多。这里的一个心理背景是,如果你认为陌生人中骗子颇多,那你是永远不会“主动”的。《向左走·向右走》中,几米的聪明在于把故事结束在开始的时候,结束在“相遇”的点上,于是便少了鸡毛蒜皮和人间烟火,也就没有那种常规的高潮和结局了。有的时候,我在小区里,在同样的路段,在银行和邮局,会遇到同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女人:说陌生因为不知道她姓甚名甚在何处高就,说熟悉因为差不多天天看见。我跟她们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在内心里早就发生了什么。
 仅仅是在内心里发生,我似乎心有不甘,而且从我看了那么多电影的“影响”上来讲,我觉得所谓的故事,可能有好多种方式,并不一定要有高潮有结局。城市的隐秘和开放性结构,也注定了故事的多元化结构,用我自己杜撰的一个词语来说,那就叫“交叉跑位”。足球篮球甚至排球,都有所谓的交叉跑位,故事更是这样。有的时候想想也是的,如果向左走的那位突然向右走了,向右走的那位突然向左走了,那他们还是碰不到一起。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经过某时某地时,因为快了一秒钟或慢了一秒钟,他或她的命运从此就被改变,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在电影中比比皆是,比如买彩票,就差了那么几个号码就跟百万大奖擦肩而过,就因为上班迟到就躲过了“9·11”世贸大厦的倒塌。如果我没有记错,一部叫“滑动门”又叫“双面情人”的电影,女主角海伦有一次下班乘地铁回家,正当她赶到门口时,地铁的滑动门砰的一声关上。就因为这一关门,海伦的两种人生场景同时开始呈现并各自发展——海伦如果挤进滑动门,那么她回家时正发现她的男友在和别人做爱,被她撞个正着;如果海伦没挤进门并且由于交通事故的耽搁,接下去的她就更为倒霉了,虽然没有撞见男朋友跟别人做爱,但桌上的两只酒杯仍使海伦起了疑心……而后面发生的事,也就因为那么一步而天差地别。
 影片的有趣之处在于两个海伦不时地交叉出现,并以长短头发区别之,如果初看此片,以为一个海伦是另一个海伦的主观镜头,后来两个海伦几乎在同一时间和空间里出现——但是她们的前提仍然是——一个上了地铁一个没有上地铁。
 将《滑动门》又译作《双面情人》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有两个海伦,长发的一个在跟男友作斗争,在取证在捉奸,而短发的一个终于跟电梯里偶然相遇的男子上了床成了知己。如此的“双面”当然也讲得过去,我们常见恋人或夫妻吵架时的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是用结果去推导原因,而我们说的“如果……那么……”,这是用假设在推结果。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没有假设也没有推导,那里的男女主人公只是按照各自的生活轨迹在运行,所以他们的相遇以及再也不相遇,那还是“左/右”运行的结果。听说这个绘本将被改编成话剧上演,这是可以在舞台上搞出不少新花样的戏,不知在“左/右”上会有怎样的突破。美国诗人弗洛斯特在《另一条道路》中这样感叹:“树林中有两条路/我只能走其中的一条/当我选择了一条路/那么我只能抱憾地遥望那条未走的路……”
 一条永远没有走的路,就是让你在“向左走·向右走”时突然掉转方向,也就是将某一个偶然紧紧地抓在手里。其实你可以说,无数个偶然造就了我们的一生。何况一生,实在是很短很短,哪怕你到老,坐在轮椅上,也还是很短很短。而这很短的一生,还要对付诸如车祸、突来的疾病等天灾人祸的劫难。我在看过《滑动门》之后又重温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双生花》(又译《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觉得这两个片子真是可以互为姐妹,因为有的时候你会有错觉,觉得《滑动门》中的两个海伦可能就是孪生姊妹呢,或者她们根本就是两个人,只是跟这个男人发生这样的故事,跟那个男人发生那样的故事,这也很正常,这就是生活本身嘛。而且生活本身的那种变数,实在太多了,或者说一种“生活”打断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实在太大了,就像一个男人以粗暴的方式进入一个女人。而《双生花》中的两个维罗尼卡,其实你也可以说她们是在精神上相互依存并在另一境界里的邂逅。
 有的时候,我觉得重要的不是邂逅,而是邂逅之后发生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经典的《云上的日子》。我不能说我完全看懂了什么,但是我可以说,那都是关于男女邂逅的故事,用一个喜欢沉思也喜欢苏菲·玛索的肉体的导演来串起四个片断式的故事。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第一个片断——一个从城里去乡下的小伙子在邂逅一女教师后就显得跟导演一样认真,虽然在旅馆里女的更衣之后等了男的一夜,男的却在思考:城里人还看不看得到星星?他们终于有了第二次的邂逅,男女赤裸相处,你以为会有一段激情戏,但结果却是男的像欣赏稀世珍宝似的只是摩挲着女人的肉体,而没有发生性的关系。也就是说,第二次的邂逅,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那男的仍然是披起衣服走人了。而导演与美女的相遇,因美女道出刺了父亲十二刀这一事实而让导演着迷。他同样执迷于她的肉体——本想找构思中影片的人物,但却遇到了故事,而十二刀这样的事实似乎又说明了一切。至于意大利女子关于“人走得太快把灵魂丢在路上”的段子,虽能让人一悟,但只是“邂逅”的一个武器,而后面的三年,男女双方却为爱的气味而苦恼。当然不是所有的邂逅都能上床的,第四个片断中的女子,当她决定把精神连同肉体都献给神时,再怎么英俊的男子都不能打动她的心……

来源:广西师大社《我的新电影手册》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