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用文学理解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学与人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用文学理解人生--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学与人生》
张洁华
2005-06-10 17:14:08 来源:
文学是人类生生不息的语言,是一个可以囊括天地万物的载体;人生的范围更大,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母题,两者结合会是怎样一个局面呢?
这本书也许能够给我们答案。它从审美的角度关照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规律特征,建构文学与人生关系的审美关怀,使人在人生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审美的方式,诗意地认识世界,诗意地理解人生。
中西方对文学和人生的相关理解和领悟不尽相同。中国有“刚健有为,厚以载物”的文之道,“以天下为己任,感时忧国忧民”的文之心,“道之以德,以德服人”的文之德,而西方没有如此详尽的内容。但双方在信仰这一审美建构上却有着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精神磨难与忏悔精神”上。还有,相信“美是文学建构信仰的终极目标”。
整本书从前言“文学:通往心灵的时空隧道开始”到环环相扣的六章内容,最后到结语“建构文学与人生的审美关怀”都贯穿着一个精神——用文学的视角来看人生,领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只有一个核心——心灵的感受。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在《昨夜》一诗中尽情抒发的那样:心灵站起身来,说道:/“我是充实丰满的,”/心灵的伙伴们/团团围绕着它,/犹如山泉围绕着岩石;/心灵横溢飞溅,/同万物融为一体。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大学素质教育丛书之一,这本书还告诉读者如何用文学审美的眼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人文操守的培育、人的审美力的提高等等,这一点正是时代所需要的。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5-05-2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