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人文素质在哪里?——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乐黛云)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人文素质在哪里?——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乐黛云)
乐黛云
2005-11-24 17:12:18 来源: 北大出版在线(综合编辑室)2005-11-21
人文素质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如聪慧与鲁钝、敏捷与迟慢等,有的出于先天原因,有的出于原始的家庭和社会影响,这种不同素质自然存在。人文素质与此不同,它专指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对人的熏陶和感染,你接受它们、欣赏它们,将它们引入你的生活,融进你的言谈举止,成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分,造就你的风格和气质。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B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如果你的内心是丰富而美好的,这丰富和美好就会形于色,使你自然显出你所特有的纯粹和光彩。具体说来,人文素质是后天的,包括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行为准则,即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于人们的言谈举止,于不知不觉之间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说“我就是我”,“我只愿意做我自己”,但却很少问,这个“我”,这个“自己”从哪里来:是原始即有的吗?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原欲、自我和超我” 三个层次。“原始即有” 往往属于“原欲”,正是孟子说的那个“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中的那个非“几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吗?这想象也只能出于周围环境和别人的榜样!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我们逐渐学会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听和读培养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使我们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文化人,说和写培养我们表达自己的能力,从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会留下自己的烙印,而文学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
文学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较少功利打算,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中的共同话题总是十分丰富的,诸如关于“青春”、“自由”、“希望”、“记忆”以及“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人类末日”、“乌托邦想象”、“遁世思想”等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回响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回声,又同时受到当代人和当代语境的取舍与诠释。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象与个人言说。伟大作品被创造出来,不管作者是否愿意,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带有不可避免的自身文化的色彩;在被解读时,读者一方面带有自身的文化先见,一方面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突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了新的阐释。全球化时代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在这样的古今中外的坐标上来进行。具有这样的人文素质的新人不仅会大大扩展自己的兴趣和知识、更多方面地培养自己的情操,而且也会对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自然采取一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十分有利于化解可能的文化冲突。
夏中义同志主编的《
大学新语文
》,第一次以古今中外为坐标,以趣味、知识、情操的培养为取向,不仅是一部很有创意的“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对一般人来说也是一本增益情趣,开阔视野,提高人文素质的优秀读物;它让人在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获取一片“弥散着审美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全书共分16章,汇集中外名篇520段,内容广及青春、仁爱、自由、良知、乡愁、回忆、希望、自省、诗意栖居、敬畏自然等16个专题,每专题都配有编者言简意赅的欣赏和解析。
篇目的选择当然不能完全避免编选者的偏爱,有些选择也不一定典型,但由于主编立志高远,意在以“现代人文”之心,诠释“经典诗文”之体,因此所选多为“情理互渗,诗哲归一,幽邃而不枯涩,澄明而不浅薄”,富于现代精神而易被消化接纳的名篇。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编选者力求突破过去的陈规,执意从浩瀚无涯的人类精神宝库中,重新提取那些曾经深切感染过自己,但久已尘封,或有意遗忘的,或视而不见的,极有价值而已较少为人所知,特别是不为广大青年所知的灿烂文学瑰宝,使之重见天日,再度滋润广大读者的心田。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编选范围除千年中国文化遗产、近现代西方佳作、五四以来的不朽文字之外,还有1978年前后“中国在其‘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历程中留下的珍贵情思!”曾卓的《有赠》、冯晓虎的《永远的白玫瑰》、林贤治的《自由与恐惧》、黄钟的《谦卑地使用权力》,以及夏衍的《整人》,聂绀弩的《悼胡风》、和杨宪益的《无题》等因此得以再次动人心魄,并存之永远。
本书编委全是中年当职教授,而且几乎全有“知青”的经历,经受过上山下乡的磨炼,懂得什么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并身受过劳动人民的浸润和哺育,不再轻信欺骗和谎言。正如主编所说,他们堂堂正正走到现在,不降志,不辱身,熬得住千万里征尘的风云无常,扛得动数十载岁月的蹉跎焦灼,正是难以计数的好书支撑起他们的傲然风骨!他们的心灵史就是他们的读书史。今天,这些大半来自汉语文学专业的、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毕业生,在相隔近30年后,献上了这部《
大学新语文
》,作为“对哺育了他们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郑重回报!” 这“回报”是精神的筵宴,是心灵的结晶,是对提高社会人文素质的热切的渴望,是对后来者深情的期待。我认为大学生不可不读《
新语文
》,中学教师不可不读《
新语文
》,一切渴望提升自己灵魂的人都应以《
新语文
》作为自己读书的首选。
《
大学新语文
》,夏中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来源:北大出版在线(综合编辑室)2005-11-2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