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独具一格的精品课程教材——评上海交大版《材料科学基础》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独具一格的精品课程教材——评上海交大版《材料科学基础》
侯俊华
2005-11-28 14:42:41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1.28 
 
《材料科学基础》订购

 材料科学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工业生产的支柱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中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之间联系的理论基础课程教材的编写显得格外重要与迫切。近年来,我国高校中使用的材料科学基础的教材为数不少,但这些教材中具有知识面的广度、基础理论的深度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却不多。然而,由胡赓祥、蔡珣教授主编的上海交大版《材料科学基础》一书在众多的教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是一本广受高校师生欢迎的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其主要特色是:

 1.编写方式新颖。该教材将传统的“物理冶金学”、“高分子物理学”和“陶瓷学”等三门专业基础课有机地柔和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做到了真正的融合而不是掺合。这种编写方式不仅较好地融合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又能有机地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交叉结合来阐述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改变的本质。这种编写方式适合于学生掌握材料的基础知识,认识不同材料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和行为。正如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系张文征教授的评述:“从该书内容的组织编排上可见编者用心良苦地把握深度和广度。在内容描述上反映了编者对相关知识的熟悉和严谨的精良程度。的确,这是一本较全面而有一定深度介绍材料科学基础的优良教材。”

 2.基础理论扎实。该教材涵盖了材料科学基础的主要知识,在不少主要知识点上运用不多的篇幅提供具有一定深度理论。例如,在揭示材料的晶体学、晶体缺陷方面与一般的不同是增加了一定的知识面和难度,为提高知识和研究指明必要的基础。因此,相对国际上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的教材,由胡赓祥、蔡珣教授主编的教材更适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对材料系学生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正因为如此,该教材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连续使用,并评为该校一类以及材料工程学院的重点课程。该校连续使用四年后反映:“采用该教材后,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该教材体现了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方向,能够较好地拓宽专业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3.突出科研成果。该教材具有前瞻性,能够在整个教材的始终贯穿着材料科学基础的前沿,跟踪材料科学的最新成就,而不是墨守成规。例如,对亚稳态材料方面的论述为学生揭示一些全新而发展成熟的内容及应用前景,让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的新领域和应用。由此,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院评价该教材时指出:“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该教材和同类教材相比,内容取舍得当,思路清晰,表达正确,并纠正了旧教科书中的理论错误,如P40页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部分,因此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

 4.作者队伍强大。该教材以徐祖耀院士为顾问,由上海交大胡赓祥、蔡珣、戎咏华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黄怿副教授组成的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编写的。这些知名教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编著一丝不苟,并采用课堂教授、观看录像、课堂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使教材更加完善,学生学得更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朱祖昌撰文称赞:“胡赓祥、蔡珣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不仅为材料学科本科教育提供一部优秀的教材,也为培养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很好的参考书。”

 徐祖耀院士在《材料科学基础》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材料专业建设迈入新的征程,承前启后,作用匪浅。”该书不仅是上海普通高校“九五”与“十五””重点教材,而且在2003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1.2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