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图书分类 -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自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版别索引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珠联璧合 融会创新——评《旅游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教材图书查询






综合查询 分类查询
查询新闻




最新可供书目

呼吸支持与重症肺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与诉讼实务

郑州大学出版社


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华源·河南故事:书法

河南大学出版社


足球训练基本理念与基本方法概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主页 > 书评园地
珠联璧合 融会创新——评《旅游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
王衍用 周宜君
2006-08-09 10:55:04  来源: 武汉大学出版社网站2006年7月17日 
 
 从事旅游教学、研究与规划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觉到,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也证明,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正在由“娱乐型”、“消遣型”转变为“文化型”、“审美型”,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一种大众旅游趋向。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得到旅游文化和旅游审美方面的知识。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关于旅游文化和旅游美学方面的专著与教材至今依然是寥若晨星,仅有的几本风格差异很大,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旅游文化、旅游审美味道不浓,或内容艰深,或文笔晦涩,或形式呆板,或“学究味”太浓,或“洋味”太重,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很难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使用。

 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最近我阅读了由曹诗图教授主编的《旅游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30万字),顿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该书将“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鉴赏”有机结合,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旅游文化和旅游审美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从旅游文化学和旅游美学结合的角度,对自然风景、古典园林、传统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饮食、宗教、中国地域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的审美文化特征、审美鉴赏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并进行了跨文化分析和旅游开发的文化分析,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较强。该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文笔凝练,语言优美,图文并茂,形式清新,风格活泼,读来有一种愉悦的享受。与此前出版的《旅游文化学》和《旅游美学》一些教材或专著相比,我认为《旅游文化与审美》一书具有如下特色:

 一、体系严谨、富于创新

 旅游文化学与旅游美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二者联系紧密,现有教材不少内容交叉重叠。就学校教育而言,旅游专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组织课程,有效地进行教学是一个复杂和重要的问题。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政治课、外语课、计算机课、数学课、经济管理类课程已占据了大量空间,剩下可供旅游类课程设置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在旅游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许多学校只选择开设了《旅游文化学》和《旅游美学》中的一门,有的甚至连其中的一门都没有开设,造成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缺失和旅游人文素质的薄弱)。显然,在课程改革上不应简单地增加课程门数,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剧课时与学时的矛盾,并且将进一步肢解应有的知识结构。正确的做法是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用分散的课程去解决本来有着相互联系的内容,适当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的一体化。令人高兴的是,《旅游文化与审美》新教材将《旅游文化学》与《旅游美学》进行了有机整合,这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教材的编写在体系上既比较严谨且颇有创新。全书共十五章,篇章结构、内在逻辑十分严密,可谓浑然一体。

 《旅游文化与审美》教材在编写规范上也比较严谨。作者引用他人的资料除在“前言”部分进行说明外,在书中的相应部分大都进行了注释和说明,体现了作者尊重他人成果和治学严谨的风范。教材后面还列有大量的参考文献可供查阅,大大方便了读者。

 二、形式清新、风格活泼

 《旅游文化与审美》教材在编写上形式清新活泼。一是图文并茂,全书配有插图113幅,表格5幅,文、图、表三者有机结合,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这是现有《旅游文化学》和《旅游美学》一些教材或专著所缺乏的;二是大多篇章后附有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显然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挑选,且多数内容与文化地理有关,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或文化生态)的视角分析认识文化现象,洞悉旅游文化奥秘;三是有的章节中插入有“知识链接”,便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四是多数章节后面具有理论总结,每章最后设有复习思考题,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要点。题目设计精练,形式活泼,问题具有开放性,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如有的章后的习题是要求学生阅读某篇文章或某本书籍并写出“读书笔记”,有的是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并写出一份调研报告,有的是要求学生就某个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等等)。

 三、视野开阔、意境深远

 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与审美,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际遇与融合;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寻找文化差异,体验异地文化。《旅游文化与审美》一书注重旅游跨文化分析,在许多章节都进行了旅游文化的中西比较和我国南北对比,如旅游审美文化的时空差异,中西山水文化审美比较,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中西古建筑文化比较,中西雕塑文化比较,中西绘画艺术比较,中西音乐审美比较,中西饮食文化比较,我国南北审美差异比较,我国南北园林艺术审美比较,以及旅游跨文化研究等等,这种跨文化分析无疑将读者带到广阔而深远的文化时空,纵横捭阖,融会贯通。教材以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审美文化的概念层层递进开篇,以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结尾,谋篇布局气势恢弘,分析论述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旅游文化时空的驾驭能力,具有大家风范。

 四、内容实用、观点新颖

 《旅游文化与审美》一书以大学本科教育的通用教材为基本定位,以大学生为主要读者群或使用对象,精心构思,科学选材,注重选取旅游文化学和旅游美学研究中最实在的内容、最主要的理论精华、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进行阐述。而且不少章节观点新颖,论述精辟,如旅游的文化属性,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宗教的作用与功能,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等等,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五、文笔凝练、语言优美

 《旅游文化与审美》教材中的许多章节写得非常简洁凝练,短小的篇幅蕴涵大量的知识信息(如中国地域文化旅游赏析、中西旅游文化对比等),给读者 “言贵简”和非常实在的感觉。教材语言优美、生动、活泼,作者笔端饱含真情,叙述时娓娓道来,论证时厚重严谨,描述时生动如绘,人文色彩跃然纸上,使人在阅读中如同身临其境,颇有“神游”的感觉和“交游风月、澄怀味象”的境界,将读者于不知不觉中带入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的广阔天地。凝练而优美的文笔,使《旅游文化与审美》这本教材增色不少。现有教材中,具有如此凝练、优美文笔的非常少见。

 《旅游文化与审美》教材的主编曹诗图教授是我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文地理学者和旅游文化学者,著述丰富,学识广博,思想深邃,才华横溢。笔者拜读过他的不少大作,深为敬佩,这次主编出版这样高质量的教材,自在情理之中。

 总之,《旅游文化与审美》教材的优点和特色都很突出,是一部非常适用的精品教材,相信她一定会受到广大旅游专业师生的欢迎。在如今功利主义盛行、学术浮躁的环境氛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样的好教材,可谓“慧眼识珠”,功不可没。
该书的不足之处是:少数图幅选择还不够典型,有的印刷欠清晰;文字校对上有几处疏漏。这些不足与缺憾,希望能在重印或再版时弥补。

 作者简介:王衍用(1953—),男,山东嘉祥人,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和人文地理的研究。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网站2006年7月17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专业分类
经济学  公共课与文化课  政治法律  教育学  文学艺术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计算机/网络  管理学  其他  外语  哲学
用途分类
大学本科教材 大学本科以上教材 大学教学参考书 考研用书 自学考试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中职、中专类教材 中小学教材、教辅
电大用书 学术专著 考试辅导类图书 工具书 培训教材 其他
中图法分类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农业科学
教材征订
公共课类 外语类 文科类 艺术体育类 理工类 医药卫生类 农林牧渔类 电大类 高职高专类
中职技术类 继续教育类 馆配类 其它
版别索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更多...
网上购书指南
一、我的账户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修改用户密码
修改个人资料
二、查询图书
快速查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三、订购图书
第一步点击“订购”按钮
第二步确定收货人信息
第三步提交订单
存书架
四、邮购方式
普通邮寄
特快专递
五、付款方式
支付宝
邮局汇款
六、我的订单
查询订单
修改或取消订单
联系我们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