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在法律框架下缓和医患矛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最新医疗诉讼案例精点》前言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在法律框架下缓和医患矛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最新医疗诉讼案例精点》前言
2006-08-25 15:03:54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医患关系本质上是平等的民事关系,医患双方在民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然而,医患关系与一般民事关系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区别,医者负有救死扶伤的法定职责,使他无法成为平等的合同主体;医疗行为的风险性使他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市场交易行为。正是基于这些特殊性,对于医疗过程中发生的医患纠纷,乃至医疗事故的处置,国务院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前,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关于医疗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对平衡医患权益,保护医患双方利益,正确处理医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条例》实施已经三年多了,医患关系仍呈紧张趋势,究其原因,医患双方中的少数人,对医疗实践中各方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楚,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单纯追求权益;此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贫乏,没有意识到法律的基础是公正和平等,盲目维权;再者,缺乏理性思维,以主观代替客观,以想象代替现实,没有感悟到客观和存在,情绪化用事。这些错位的思考和行为加剧了医患关系的复杂化和冲突化。
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势必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结果是对广大患者不利,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不利,对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不利。医患矛盾发生后,医患双方怎样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得到医患关系的平衡和稳定,是医患双方都应认真考虑和维护的。
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所编案例均结案于2002前
言年9月1日《条例》实施之后,反映了《条例》实施以后医疗诉讼的特点和审理的最新趋势,体现了一个“新”字。第二,以往类似案例汇编的书籍重法理、轻描写,案例的陈述多停留于判决书的严峻格式,读后难免给人一种枯燥呆板的感觉。本书对案例的描述文字精彩,情节生动,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能吸引读者,突出了一个“活”字。第三,律师点评以案说法,言中有物,点评律师多为案件代理人,所作点评来源于司法实践的亲身体会和感受。通过对真实案例的法律评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审判实践中法官对《条例》的理解和适用的动向,呈现了一个“实”字。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对读者有良好的启迪,在法律的原则下缓和医患矛盾,为创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谭申生 2006年3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