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立足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深入研究汉语的存现句———评潘文的《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立足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深入研究汉语的存现句———评潘文的《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庆艳
2006-09-04 14:59:57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必须将理论与事实紧密地联系起来,没有理论的指导就好比没有根基的建筑,即使有再好的设计、再好的材料、再好的施工,它最终也得以失败而告终;而材料好比建筑的设计方案、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离开了它们我们就不能建好我们想要的建筑。老一辈语言学家一直以此来让我们重视语言研究中理论的指导和事实的论证,并在研究中自觉地运用。选择何种理论来指导你的研究是每一位研究人员在一开始就需要认真考虑的,要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研究意图……

 现代汉语的存现句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句子,已经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得还不够全面、深入。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由于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不尽相同,得到的观点和结论也是不一样的。《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一书立足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对汉语的存现句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描写与解释,从而形成了众多有说服力的观点,为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汉语的存现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全书,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颇值得称道,写下来与后读者分享。

 一、鲜明的理论基础、全面的研究角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学理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最活跃、最有成果的是语法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冲破了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束缚,吸收众多的国外语言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多元探索局面。其中的一个热点就是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是80-90年代中国语法学家,尤其是南方学者创新求变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它集中体现了以胡裕树、张斌、范晓为代表的南方学者的思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兴趣,现已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思想。刘丹青在《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一文中谈到“三个平面的理论对汉语语法的直接影响超过了结构主义以后任何西方语法流派的影响,使汉语语法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和新高度。”中肯地评价了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地位和影响。自这一理论诞生以来,众多学者都能自觉地围绕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来全面地研究语言学上的具体问题,从而既深化了这一理论又推动了汉语语言学的向前发展。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全面研究了存现句的句法特点、存现句动词的语义特点以及存现句的语用特点(第三章-第五章);在随后展开地对存现句A段方位词的研究、A段介词使用情况的考察以及存现句后续成分的研究中都离不开三个平面语法观的指导,而且对存现句的后续成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写(第六章-第八章)。使得存现句的研究不管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较之前人而向前大大地迈出了一步。

 二、细致的论述、新颖的观点

 存现句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如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便需要研究者清楚地把握住存现句的研究历史、对各家的研究观点进行清晰而准确地甄别与归类,然后才能在理论的指导和事实的验证之下来细致地论述,从而阐发自己的观点。《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一书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如第一章对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分阶段(自《马氏文通》问世至解放前、解放以后至文革时期和文革以后)地概括,将每个时期的研究状况、每位语言学者的观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细读全书,便会发现作者对每个问题的独到见解。首先,作者不认同将存现句看作汉语的一种句型的观点,而认为:“从大家都认可的存现句来看,存现句在句法结构方面缺乏同一性。但是,从表达的作用看,这类句子都是表达存现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在功能上具有同一性,这也就是这类句子能够放在一起讨论的依据,因此,把这类表达“存现”意义的句子看成“句类”比把它们看成“句型”更有说服力。”其次,作者不认同一般语法著作中将存现句一律分为“主-动-宾”(即主谓句)的观点,而是根据主语与谓语动词间在语义上有选择关系的理论,考察了存现句的实际情况,发现现代汉语存现句句首的处所或时间词语有的是主语,有的是状语,因此主张把存现句的句型分为两类:主谓存现句和非主谓存现句(其中隐现句都是非主谓句)。还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观点的阐发离不开论述,论述的科学及细致直接决定着观点清晰而明确地呈现给读者。本书作者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如第四章是关于存现句动词的语义研究,以往的学者用配价语法研究存现句动词的大多仅仅把存现句的动词分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本书作者不满足于这样的研究,他认为:“同样是一价动词,其所联系的动元性质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笼统地把它们归入一价动词是无法揭示其差异和特点的。二价和三价动词也是如此。”因此,作者在价分类的基础上细致地讨论了动词的语义属性和动词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语义性质,从而得到了更细致的价分类,并最终使得存现句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三、丰富的研究材料、全面的研究内容

 范晓先生在为作者作的序中曾经明确地评价到:“本书……语料相当丰富……是一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学术著作。”参考文献部分作者列出的论文和专著的总数达300,涵盖了古(从《马氏文通》诞生之日开始算)今中外的各种研究。而且只要引用他人论述及观点,作者都在当页用脚注明确地写明了出处,这既反映了作者治学的严谨,又反映了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丰富的研究材料为现代汉语存现句深入细致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建筑材料”。

 本书不仅研究材料丰富,研究内容也是相当全面的。不仅对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典型结构方式中的A段(处所词语)、B段(动词)、C段(名词性词语)以及存现句的后续成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而且对A段中的方位词和介词进行了细密地考察和分析,从而最终形成了众多有说服力的新观点。《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这一书名中的“多”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意思,因此也从一侧面告诉了我们本书的研究内容是相当全面的。

 参考文献:

 陈昌来,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M],学林出版社,2005.3.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L],语文研究,1995.2.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庆艳,1982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