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刺痛人心的回忆——黄修己教授的《我的“三角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刺痛人心的回忆——黄修己教授的《我的“三角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剑晖
2006-10-31 14:36:46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9
我的“三角地”
黄修己教授的这本书叫《
我的“三角地”
》。“三角地”者,即福州、北京、广州之谓也。黄先生出生于福州,青少年时常穿梭于福州的“三坊七巷”,自然对故乡的风情民俗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长大后有幸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求学,毕业后又留校任教20多年,这样黄先生虽人在广州,却“离了北大说北大”,与北大在“精神上”反而“越来越亲近了”。及至中年以后,黄先生又南迁到广州的中山大学任教,于是迷上了广州的“白果粥”和“猪肠粉”,在不经意间甚至还成了一个粤菜的“美食家”,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学者。黄先生自由随意、率性任心一路写来,所写之事情看似“碎屑”,其实都是经过感情浸润过的“干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精神漫游的线索。
与大多数“学者散文”一样,《
我的“三角地”
》也是一本回忆性的散文,只不过他的回忆不是局限于生活的表层,不是照相式的追忆逝去的的往事。他的回忆既是清理与选择、连接与挖掘,更是以现实为观察点,赋于历史以意义。于是我们看到,在《
我的“三角地”
》中,黄先生既真切细腻地描述了北大许多如雷贯耳的著名学者如吴组缃、林庚、魏建功、杨晦、王瑶等的生活轶事和治学态度,追忆大学时代许多“远去的美丽”,比如55级北大学生那种既崇高纯洁,又愚昧盲从;既“敢把皇帝拉下马”,又尊重师长执着于学术的青春浪漫,同时还反思造成这一切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土壤,包括“文化大革命”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黄先生在回首这些往事时,总是力图摆脱个人的恩怨,力图超越感性和个体经验的层面,而是从理性的角度去省思“三角地”里的人和事,并尽量保存着那一代人真实的生活面影。这样,这些作者自谦为“碎屑”的往事,才如此地带着理想浪漫的光泽,又是一些能刺痛人心的的回忆。也唯其如此,这些回忆才具有“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双重价值。
黄修己用他的书祭奠了一个时代,祭奠了“没有的一代”的一代人。诚如他自己所说:这是“没有账本的一代”,是“没有愤怒的一代”。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屡遭不幸命运的打击,但他们仍然初衷不改,信念不变,有怨无悔。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一代人过于迂腐和驯服,但他们那种虽九死而不悔的学术态度和学术执着,同样显示出一种人格的力量。我相信,随着这一代人的渐去渐远,这种精神和人格将愈来愈显得珍贵。来源:《羊城晚报》2006年7月15日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9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