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全球化时代与文学的未来:《文学会消亡吗 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全球化时代与文学的未来:《文学会消亡吗 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社
嵇春霞
2007-11-06 13:57:52  来源: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9-28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订购

 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艺术及整个学术受到巨大冲击。世纪之交,更有一个令人吃惊的命题传到中国来,美国著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教授在其《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文章中说:“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文学将要终结”,甚至连哲学、精神分析学也“在劫难逃”,似乎文学以及哲学等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受此影响,近几年中国学术界也对这些新的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些问题主要是:电子媒介时代给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电信技术王国”使人们在生产方式和内容、生活方式和内容、思维方式和内容、感情方式和内容、感受方式和内容等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全球化面前学术如何发展?文学会不会消亡?“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是否导致艺术与生活合一?文艺与生活还有没有边界?文艺学向何处去?等等。

 日前,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一书,正是把这些备受关注的前沿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参酌古今、考量中外文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该是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一份最早的成果。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该书作者杜书瀛教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典型而资深的学院派学者,但他近年来一直提倡走出以往“学院美学”的狭窄院落,加强美学的“实践”意义和“田野”意义,到审美和艺术所能达到的一切地方去,谋求新意义、新发展、新突破。同时,杜教授还主张及时而有效地将西方新文论和美学思想在中国进行实质性拓展和创造性转化。所以《文学会消亡吗》一书不仅体现了一位老学者的敏锐和深思,而且提供了一条极具价值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路径。

 来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9-2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