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万取一收 体大虑周——范军《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随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万取一收 体大虑周——范军《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随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国泰
2008-09-04 09:00:56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
吾本出版人,复耽文史者。睹此书品,已先获我心;快意开读,尤兴味甚盛。
范军
编撰之
《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目》(1985—2006)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1版1印,内封颜曰“中国编辑学会科研立项成果”。内文前后例有《编撰说明》《后记》之什。正文殊有554码之巨,而目录竟至78码之宏,洵褎然钜帙,蔚然称盛。
是著所收录者时跨凡二十又二载,均乃中国内地印行之关乎出版文化史之著译,都二千一百余事;余者则以附注、附录形式相附丽,所谓嘉纳务尽,捆载偕行。编撰所尚者乃大出版文化史观,但凡书、报、刊诸媒体,编、印、发诸环节,乃至与出版相涉之人物、机构、版本目录、印刷发行、文献典藏、新闻传播、文化交流之属,悉在掌中,靡不猬集。至于文本构成,辄咸以所录图籍之书名为辞目,释文扼要绍介著者、出版时间、出版者、篇幅、字数、印数、开本、定价、主要内容及评价云云,可谓胸罗万卷,一一精鉴。
综之,范氏此书,确乎万取一收,体大虑周;书人书事,开心启智。顾我虽处业界,伺职编事,然面对范著,如夜郎之触万道慧光;游此汗漫,若井蛙之接广水巨浸。阅此研此,虽费时不赀,然收获之丰,大逾他书,故不觉有亏也。深长思之,是书诚有沾溉梓苑、嘉惠学林之胜概,可膺利在斯世、功在越代之期许。
二
范著时作背景之介。审其梗概,略有:历史背景、专业背景、知识背景种种。余不敏,且寡闻,此前之于吾华刻书情形不甚了了。读书录0137《扬州刻书考》条下有云:“扬州雕版印刷历史悠久,据史载可追溯至唐代,宋元有所发展,至明代中后期,官、私刻书颇为兴盛。清代扬州,雕版印刷空前发展,刻书之风不但大兴于郡城,而且遍及所属州县,官刻、家刻、坊刻盛极一时,刻印之书无可胜计,与南京、苏州并列为三大刻书中心。民国至今,扬州雕版印刷仍继续发展。”叹斯文一表,鼎足而三;赏奏刀如风,其胜可想。又,关于出版家与老书局之关系,书录0097《书局旧踪》条有谓:“老书局的故事,可以说是现代出版家的故事。中国现代的出版家,往往是作家、学者、教授一身数任。一个人可以在创作、研究、教学和编辑出版多个领域全面出击,纵横驰骋。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畴昔书局盛况,现代名士风采,及其相互关系,于兹可见一斑。又,关于古籍整理知识,书录0408《新订清人诗学目录》条述称:“清人说诗,例有诗评(说)、诗式、诗格、诗话、论诗诗、诗句图等体例,民国以来渐趋用‘诗学’来统辖。”虽云此乃专业题中之义,然未必为业外所知悉。故关说一二,插叙少许,遂清机徐引,闲笔不闲。按:“背景”义项之一,乃指对人物、事件起重要作用之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观夫背景之介,殊能加大景深,颇助书录内容之深广、品质之提升。
三
一书当前,范著每能揭橥特点,拈出重点,凸显亮点,形诸品质提示。书录0526《标点符号学习与应用》条下,有云:“从书名看,此书没有‘史’字;从内容看,‘史’约占30﹪,近10万字,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有研究者称本书中的标点史部分是一部用汉语写成的世界标点符号史之发轫之作。”又,0901《中国现代新闻史》条下云:“该书有自己的特点和创新,主要表现为:新闻界人物以左为主,兼顾中、右;新闻思想和编写方法方面,论从史出,以史带论,史论结合;增加了新闻摄影、新闻电影、新闻漫画等以前新闻史忽略的内容,同时还将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列入必写内容。”继则援引业界权威方汉奇序,称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闻史研究的空白”。又,1106《书城挹翠录》条下,远绍作者沈津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而“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每篇书志既有全貌,也有主题揭示,不仅记录书名、作者、规格、出版年代等基本资料,还作了比较研究,包括书的存藏、流传状况等”。又,《古书版本常谈》乃上纪六十年代梓行之旧籍,后迭获重版再印。为揭其奥,书录1407条有云:“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材料准确,时至今日仍不失为一本极有参考价值的古籍版本入门之书。”又,1692条志录之《我的爸爸邵洵美》,系邵绡红著,乃父传女撰之属。父洵美为我国上纪一具有独特风格,且每存争议之诗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家、编辑家和出版家。书录云:“作者花费了二十余载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一百多种中英文报刊,采访几乎所有尚健在的邵洵美的亲朋好友,披露了许多新的发现,澄清了不少误传和谜团。书中资料翔实可信,评论较为客观。”乃父形象重塑,颇仗彼姝之力。综上,书录作者苦心孤诣之采撷,所获书人书事之特点、重点、亮点,点点生辉,浮光耀金,一碧万顷。或曰:无重心,即取消了事物的本身。上列诸点,悉为一篇之重心。试想:书录者不予品质提示,何以立是书而益众人?优胜处如无点睛之笔,何以光史册而启来路?
四
范氏学风谨严而灵动,所著既持典之正,复饶摇曳之致。书录《编撰说明》中特申所嘉纳者之起讫,然则又不稍拘泥,而是相机征采,即:凡与正录辞目相涉者,悉以[另]字加诸附丽。如0447《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优秀作品选》条下,有谓“本书收集了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优秀作品”。既然该展第六届作品结集之书录于兹,那么,读者自必探寻此前历届之结集情形。至此,书录作者水到渠成地形诸补充,告之读者以第三、四、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优秀作品选之裒集成帙、版本梓行情形,从而勾勒出此一连续活动及其后果管理之梗概。所引憾者,即未详该展之第一、二届情状。或曰:著录者未谙其成书与否。然则,即令只须片语点到,岂不更见周致?综上,范著潜移纸质新闻链接法而为之,实则对于同质者乃补足与丰富、延展与垫厚,致使全书颇呈连跗接萼、摇曳生姿之胜。
五
范氏书录,在在有一价值判断在;而考语辄颇关现代汉语乃至古代汉语诸虚词。稽考殆遍,三千书录,虽品貌各殊,而精准则一。现特拈出程度副词一组以况之。其略云:“有”、“一定”、“比较”、“相当”、“很”、“特”、“极其”、“尤其”、“惟一”、“最”、“十分”、“甚巨”、“颇具”、“诸多”云云。或叙其不无价值,以朴语出之;或褒其迥出人上,以壮语出之;或叹其登峰造极,以豪语出之。笔锋常带感情,考语每蕴理性。灯塔在此,朗照弱水三千;风帆向彼,何妨一苇航之。
六
范军行文卓有实录精神。彼氏书录每条款目之编号,书名,卷数,编著、注释者姓名,版本、款末所标开本、页码、字数、印数、定价之属,悉数附焉。盖是书所纳,多具学术书、专业工具书性质,庶几为“小众化”之什,以印量不宏,故印数一栏时见阙如。对此,作者辄于书录中标出印数不详,以俟考。工到如此,文献品质焉能不高?! 严谨如是,学人风范哪得不传?!
七
论精切、洗练之笔,辄范著颇有之。如《中国历代图书著录文选》,是为高校教材。书录0307条下考语云:“简繁适中,不枝不蔓,钩稽隐括,甚得体要。”语式整饬,韵致简古,绍介精审,与所述者殊相侔。书录类文字,何妨如是作。
八
著从微出,丰自简生。书录0398《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上、中、下)条下云:“本书是根据建国后第一个国家级古籍善本总目的油印稿本编辑而成。”所谓草露易晞,幸甚留存,且喜光而大之;识语虽一,其值辄万,似已重建历史场景。至于“第一个”、“国家级”、“油印本”诸词之拼写,复以巨大反差,显现该书寒伧而高贵之身份,庸常而传奇之渊源,故其定价殊有860元之昂。标梅待嫁,何郎不求?类似题识,颇见范书。一斑全豹,乃豹壮哉!
九
范氏善解人意,所著乃一线慈航,颇能予人以舟楫之利。余向对《出版史料》有好感。而至于该刊之存续、废兴情形,则不甚了然。既经书录0258条之正录与另说,即告叶脉了了。又,书录0286《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条,绍介该书之出版者乃书目文献出版社,旋于括弧内闲闲释之云:“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仅一言之费,遂使是社沿革明矣!俗云:与人便,即与己便。如是书录,颇类解疑释惑之教科书也。
十
范著时有指疵之笔。书录0052《中国佛典刊刻源流考》条下有谓:“该书资料可靠,论述清晰,行文古雅,手稿影印刊行(清晰度不够),别具特色。”褒奖而外,指陈间出。又,0099《中国出版文化概况》条下,有谓:“每章的正标题带点文学色彩(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倒是副标题比较容易看清实际内容。”欣赏之余,不免微词。又,0412《书影:中国新文学作品系列》(上、下)条下有谓:“编写的风格、创意类似姜德明的《书衣百影》,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明显差距,一些书籍的版本介绍得也不清楚。”隅反之顷,高下立判。又,043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上、下)条下,比况是书云:“大32开本,1385页,标注字数284.1万(显然计算有误,实际应为100万字多一点)”。计数事小,规范事大。又,0464《赵定宇书目》,不讳该书之“编写形式实际上是账簿似的,虽然也分了类,但类列极不精密”。其言坦坦,其情怅怅!又,0541《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1983-2003)》条下,于肯定是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献资料价值”之后,坦陈“本书亦有资料不精、不全、不准等不足”。冲口直致,略无文饰。又,即使对名家“老底”亦不避抉发。如0460条,直指黄裳著《清代版刻一隅》,“原书采用一图一文方式,说明往往失之过简,且多从雕刻精粗着眼”。新版则有所规避,稍事增华。综上,范著指陈缺憾,虽时或为之,然惜乎不多耳。殊知指敝勘误,当须细读精审乃逮。揆本书录者游于汗漫,豪吸雄吞,所纳之亟亟经眼、匆匆掠读者,亦或有之。所谓毛瑟三千,控弦百万,纵一帅又焉能泛其关爱,谙之悉深耶?
十 一
范氏书录堪领“软典”之目。一般而言,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翻检参考之工具书,谓之词典;若加缕析,词典又略有硬、软之分。“硬典”当是《辞海》《现代汉语辞典》之属:“软典”则以范著为适例。后者当然也软中有硬。盖其硬在所纳者均历历在目,斑斑可考。以此坚挺资材为支撑,复以“软”性笔调出之。此指其虽关学理,而又每以别致形式表出。究其实,软典或如书录0653《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条所谓:其为介乎“阅读”和“翻检”之间的“资料书”,今人冠之为“广义的工具书”。综观范氏书录,饶有学术之魂、辞书之质、书话之笔、广告之旨,或是完聚众多元素之有机综合体。而综合往往意味着超越。
十 二
因娴于书事而生比较,因比较互参而获深致。0099《中国出版文化概况》条:即因书录作者知悉李白坚史家之旧著《中国出版史》,及至获睹同一作者之新著《中国出版文化概观》时,便旧雨新燕,而颇识彼之津梁所在。再说,范氏情倾出版文化史论之修撰,志在大出版理念之构建,其腹笥之宽,含玩之稔,在在可以概见。
十 三
范军氏究心于广告学颇有年。其所成者,似重在理论研判,而实则每多实践之举也。煌煌一部书录,不啻为一组大型广告示范之作。溯其源,沾益前贤为多。书录0191条陈之《叶氏父子图书广告集》,出叶圣陶、叶至善手。是书都不过七八万言,而范氏辄亟推之。有谓:“这本广告集具有阅读欣赏价值,可以作为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范例;同时也具有出版史料价值,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年开明书店及整个书业的广告宣传情况。”观夫后学推重如此,诚知赏者也。“书录”后记有云:“这几年,现代出版家的书业广告研究、出版品牌研究也一直是我所关注的。”所谓津梁晋接,灵犀相通。适余亦藏有叶家是书,故读此感到亲稔逾常。
十 四
博雅者识货。书录0093条关于王余光著《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有谓:“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迄今所见收录相关论文篇目最完整的索引。”“索引”者,常人目为正文之余事。然范氏对此却颇为心折,叹赏有加。此赞料非耽于此道者莫生,非阅历深广者莫据。又,0091《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条,论及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亚东图书馆,称“这中间,世界书局、亚东图书馆是以往人们没有系统全面研究过的,而从出版文化史的角度探讨《四库全书》也是富有创新性”。闲闲置喙,徐徐指画,然非博洽此事、深谙此道者,安能概其见地?! 惟振衣高岗、濯足渊薮者,差可获此真趣。或曰:史的高度助之卓,识的剀切助之精。
十 五
范氏书录多有零度风格者。随举一例,藉以窥豹,0193《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条有谓:“唐沅、韩之友等编。1988年9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16开本,1844页,印数1500册,精装本,定价260.00元。”整条文字,仅此而已;枝蔓悉去,素面朝天。剪剪兮略具梗概,姑名之为零度风格者。对此资讯,作者“点到了”、读者“知道了”便是一切。倘存余勇,倘有兴趣,读者或作者,何妨深层探骊,当自有东珠之馈。
十 六
读范著,如接謦欬,可得笔记掌故之谈助。《创刊号风景》一书出谢其章手。0719条绍介是书完帙巅末云:“编撰者收藏有三万多本旧期刊,又将封面都拍成图片,自己赏玩。有友人劝道:‘何不将那一张张封面都写成文字,让没见过的人也见识见识。’因此,谢其章编著了这本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又有出版史料价值的图文并茂的书。”谢氏于旧籍耽甚,乃知名藏家。然其不之枕函自秘、孤芳自赏,而是蚌沙厮磨、粲珠频吐。链接:范录采撷谢氏著述甚伙,略有0448《封面秀》条、0686《漫画老杂志》条、0719《创刊号风景》条、0729《创刊号剪影》条、0772《终刊号丛话》条、0776《漫话漫画》条、1156《老期刊收藏》条、1180《旧书收藏》条、1206《搜书记》条。书录具陈种种,复加点染一二,谢氏其章之作为旧刊玩家形象,于焉塑成。增广书业珍闻,晋接学人风致;如此书录,何妨以学术笔记目之。
十 七
范著每于书录之末,附有再版、重印义项。度此既为一书项目之必备,复为是书价值之体现。盖再版、重印乃一书寿征之兆。它无声而有力地示意于著作人、出版人,即:做书要做这样的书,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而之于一般读者,作者无异于一线美景之全程导游、一席美食之款洽侍应。余遍考《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1985-2006),所谓快意当筵、虔心问津,但凡有重版、再印之书,庶几备录于兹,略云:0080《福建古代刻书》,初版四年后再印。0115[另]《明代文化史》乃更名再版本。0119《台湾出版史》,初版翌年即再版。0120《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初版翌年获加印。0204《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1540-1940)》,易社再版。0237《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吾华内地重印,另有台版。0241《古代小说序跋漫话》初版八年后获再版。0350《插图拾翠:中国现代文学插图选》,初行隔岁遂再印。0352《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清人编撰,中华书局影印再版,另在“内地和台湾还有多个版本”。0500《中国编辑史》,阅两年,即再版。0522[另]《中国翻译简史》,阅十载,获再版。0582《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历八岁,付新梓。0699《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阅十载,易社再版。0846《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行后四年,易社出修订本。0998《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行后隔年即重印。1010《中国传媒》,梓甫月余旋获重印。1088《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行后八年获再印。1322《古书版本学概论》,梓后十数年间获三印。1361《广校雠义》(四卷),梓后十年获再版,又越三载获四印。1407《古书版本常谈》(插图增订本),自上纪六十年代初梓后迭经再版重印。1409《中国古典文献学》行后四年获重版。1451《中国古典文献学》,凡廿年,重版一。1484[另]《叶圣陶评传》,行后三年获重版。1550《记胡愈之》,梓后阅岁即加印。1561《编辑家茅盾评传》,十年间获再印。1562《叶圣陶传》,初版阅岁即加印。1565〈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增订本),行后十年获再版。1588《我的父亲张元济》,越十年,乃易社再版。1641《编辑生涯忆鲁迅》,阅一岁,获二印。1647《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行后五年,再梓一版。1726《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梓后四十年获影印再版。1842条叶灵凤《读书随笔》,1988年三联版,后“多次印刷”。1854条钟叔河《书前书后》,初版四年后再印。1871条陈原《书和人和我》,三年三印。1874年施蛰存《沙上的脚迹》,出版次岁即获再印。1878条谢兴尧《堪隐斋随笔》,初版越岁即再印。1922条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生活史话》,越年旋获三印。1954条张志强《面壁斋研书录》,翌年即获再印。1961条宋云彬《红尘冷眼——个文化名人笔下的中国三十年》,初版当年即再印。2018《中西文化交流史》,初版十年后复行增订本。2022《中国文化史专题史话》,阅十载,获重印。2054《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行后阅年再印。2065[另]《现代作家书简》,初版半纪后获再版。2070《中国方志学史》,版后十五年后再度梓行。2100《中国近代版权史》,行后三年获再印。2117条范用编《买书琐记》,初版当年即获再印。
十 八
《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之现行体例,乃空间牢笼下的历时性形态。即全书缕分“出版史志类”、“出版史料类”、“编辑史类”、“书刊文化史类”、“新闻传播史类”、“发行史·藏书史类”、“印刷史类”、“版本史·文献学类”、“出版人物类”、“出版机构类”、“综合及其他类一·个人文集”、“综合及其他二”云云。均具空间性,复各自以时序珠贯之。如是结撰,表明时间概念之强大而简洁,彼乃文本秩序之整理者。非如是,则费运筹,乃至易致结构布局之混乱。如是,则万取一收,体大虑周。然亦不无烦难处,即同一或相近选题之图籍,相距参商,四顾茫茫。既费翻检之劳,复乏比并之效。故此,试再以空间换时间,且看效果如何。所谓“空间”,在此特指,除大的类别一仍旧贯而外,在大类中再分小类,即或地域、或人头、或类型、或意义而族聚之。同时,仍可于空间中见时间,即于地域、人头、类型、意义各板块图籍之著录中,各以时间为经,纵贯其珠。如“出版人物类”中,可将关乎张元济之群书攒聚成簇。如是,则俾使全书体例殊有方阵感,各类乃自以丰歉别。上述之见,不过一孔,洵门外随想,聊作闲笔寄此耳。
十 九
范著书写规范略有不尽统一处。考其数字书写,之于新闻出版读物,大率殆不逾矩,无论确数抑或约数,每每如是。如0157《北京志•出版志》条,谓,“书中记载了西周至今3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北京地区图书出版的兴衰起伏”云云。料此一时间长度,显系无法精准至微者,“3000多年”类约数,洵乎模糊之写,然只好如此。书录中亦有别样书写,如0194《中国版画史图录》条曰:“本书分为上下卷,共收录四百多种图书、一千二百多幅版画和木刻插图”云云。较比之下,前者以阿拉伯确数加中文约数表出,迹近财会统计之属,稍显粗率;后者以中文确数加中文约数写法,则关合古风。兹事虽微,然所关非小,既涉视觉之美,又与文化雅驯相洽,故未可轻觑也。余建言:图书中,尤其文史品质倚重者,凡遇确数,一般概以阿拉伯数字显示;如遇约数,一般宜以中文写法出之,以俾华文书写臻于淳美。
二 十
范著之表述著作方式,时见前后不一者。书录0235《清代版刻一隅》,前者称“黄裳著”,后者则谓“编者自己说版画、活字部分比较贫弱”云云。按《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其于著作方式之表述,分别略有“著、编著、编选、主编”种种。此项之于常人,似无可无不可;而关乎学人,则敏感甚至。既然前者已瞿然定调,以下则当统一。否则,其于表述恐逻辑有亏也。
二 一
范著标符或有指陈处。书录0346《新编中国版画史图录》有“明•洪武至隆庆版画”写法。私衷以为,间隔号“·”一般宜用于内容乃独立排列之什,而于文中叙述则不之适。盖镶嵌于兹,略显碍眼。似可于“明”后加诸“代”“朝”“季”,或干脆将间隔号废而弗存。又,1117《古书鉴赏入门》条,彼谓该书“篇目有《古书鉴赏漫话》、《宋元刻本鉴赏杂谈》、《明刻本的类例与鉴赏》、《清代丛书述略》、《私刻本浅说》、《民国图书收藏小识》、《明清藏书家择要》”云云。审各书悉由书名号标出,所谓分野已界;而若复以顿号相间,则不免戴斗笠打伞之嫌。蕞尔小什,或无关宏旨;随手捡出,仅供参考。
二 二
范军氏现所司职,一身数兼。度其分量尤沉者,当为出版社社长也。虽书业鞅掌,而雅操不移。仅出版文化研究方面,此前即有专著《出版文化散论》及相关系列论文亟亟频推。尤其“书录”长卷,更是一宏大工程。作者事书惟谨,持学精微。批阅该博,攻苦弥甚。志一气随,意到笔逮。胸罗全史,风裁甲乙。赏辞条丰蔚,兼有佳致;叹形制闳阔,良多史乘。余喜其考判之敏,措词之工。盖千剑过眼,万曲度心;因博雅而精鉴,缘厚朴而持正。或如俗云:树大有枯枝。然小疵难累大醇。当可料见,是著投阴书苑,可广陇亩;不辍清修,可期永年。
2008.5.4草毕于武昌崇文楼,5.15校改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