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疑虑重重——北大社《好莱坞与情路难》书摘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疑虑重重——北大社《好莱坞与情路难》书摘
2008-09-05 09:01:51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如果一切都是假的呢?”发出这点自省或许要等到1967年《毕业生》这部大众化的好莱坞影片问世。其实,这个问题在现代欧洲影片中已经流行了二十多年了。只是,好莱坞还不愿意接受。1965年,《音乐之声》大获成功,人们以为黄金时代的大众娱乐品味又复活了。但是,这只是昙花一现,其他的新古典主义作品尽管花费巨大,并没有受到观众的青睐。因此1967年《毕业生》的开篇影射《音乐之声》并非偶然。片头用了一首名为《音乐之声》的歌曲,可以说不无嘲讽之意。但是,主人公给人的第一感觉又是充满浪漫情怀的:他叫本雅明,周围的人都叫他本恩。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他代表了新的年轻一代。他很像《蓬岛仙舞》中的男主人公:他应该很幸福,因为他年轻、富有、英俊,还是哈佛的高才生。可是有一个问题,他有荷尔德林的情怀。《音乐之声》的歌词就说得很清楚:他头脑中根植下一种观念,认为社会上的人都很冷漠,人们都在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在生活。“说话的人什么也没说,听的人什么也没听见。”歌中还说,“新的预言家”在地铁的墙上和电梯间里随感而发,他们的涂鸦让本恩惺惺相惜,黑暗就像他的老朋友,这和狂飙突进运动中浪漫主义者心中的悲观有着惊人的相似。尽管风格不同,但是立场相近。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占据了整个片头,画面中是本恩的侧影,他刚下飞机,这时正站在机场的自动滑道上。他的未来已经被计划好了,他的生活就像这自动滑道一样,拽着他往前走,因为他是哈佛高才生。他一直往前看,可是内心的烦躁让他的目光瞥了两下,一次是朝上看,另一次是看了对面逆光过来的一个女人的身影。
只要我们稍微想一想这两眼的含义,就会明白要走出内心的阴暗可以有两条路,即相信上帝,或是找女人。在美国,圣马修的诗文很有名,即“男人不是只靠面包活着的”,因此,第一条出路符合逻辑。本恩怎么会只满足于物质的丰裕呢?所以,答案是他要找女人。什么样的女人都行,就像对面那个女子的身影一样模糊不清。他选了罗宾逊夫人,一个40多岁、玩世不恭又酗酒的女人,就像《商贩报告》中的人物一样。
但是,罗宾逊夫人有个女儿,叫艾伦。好莱坞依照惯有的模式安排了一见钟情的爱情。第一个障碍出现了,而且是个并不新鲜的问题:艾伦接受不了本恩和她母亲有过性关系。他们分手了。罗宾逊夫人也费尽心机要为女儿找一门更好的婚事。本恩不承认自己失败了,他像一个浪漫主义的主人公那样坚持抗争,几个月都守着艾伦的大学宿舍。可是没用,她还是拒绝了他(一对不平衡的恋爱关系,这也不新鲜)。
最终,艾伦要结婚的消息传来。他跳上敞篷车去找她——这是一辆红色的阿尔法,影片《蔑视》中的杰克·帕朗斯也是开着这样的车,一副情圣的样子。这表明《毕业生》的导演很明白在好莱坞之外也有好电影。车子以最快的速度穿行在加利弗尼亚,穿过阳光耀眼的高速公路,穿过金门大桥——嬉皮士们也常用这些地方来表示黑暗之外的世界。最后,车还抛锚了,于是他气喘吁吁地跑着去……尽管长焦距镜头让人感觉他似乎在原地跑,可是观众已经预见到最后一分钟的救援以及一个圆满的结局。此时的本恩让人想到古典美国片中跑着去见美丽姑娘的男主人公们,其中跑得最有运动员气质的无疑就是《摄影师》中的巴斯特·基登。
和传统模式不一样的第一点是本恩到达教堂时,已经晚了一分钟,艾伦刚说了“是的”。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他还可以挽救:他绝望地喊了起来,想让艾伦明白她只是一场婚姻游戏的玩偶。结果,真诚的嘶喊让姑娘突然动心了,扔下了她的新婚丈夫。本恩把她从愤怒的家人手中抢了过来。教堂变成了反叛的战场。本恩抓起一个十字架,当做武器一样挥舞起来,然后把它叉在门上堵住了所有参加婚礼的人,他们只能从门玻璃看着这对出人意料的新人跑了。玻璃门、十字架、门闩:给人幸福希望的宗教却成了幸福的绊脚石。男女主人公没有顺从宗教的教诲,而是听从了世俗的呼唤,比如吉瑞·鲁宾所说的“干吧”(影片中的他们就干了),或者詹妮斯·乔普林说的“能拥有的就要拥有”,这些都让人想起了贺拉斯提倡的“及时行乐”。
自己的大胆让他们既兴奋又吃惊,他们在大街上跑了小会儿,艾伦的白裙子就像张开的翅膀。一辆公共汽车靠站,他们想也没想就跳了上去。他们获救了吗?不完全。和主人公一样,“结束”的字幕还要晚一分钟。镜头久久地停留在坐在汽车尾部的艾伦和本恩身上。我们看见他们的微笑慢慢消失,重新听到影片开始时的《音乐之声》。
最后一个镜头中远去的公共汽车很像那辆载着玛丽·普兰克斯特奔向新生活的汽车。在圣弗兰西斯科的雅西布街区,美好的生活在等着她,她唯一会怀念的是涂鸦得五颜六色发亮的汽车车身。但是,《毕业生》中的主人公们心存怀疑。如果宗教让他们失望,“美好的生活”也并不足以吸引他们。重温这部影片,我们感到他们似乎已经预料到浪漫的冲动对强性迷幻药和失控的性欲同样有效。或者,他们只是发现,就像愚蠢的激情一样,促使他们结合的是要战胜阻碍,超越规范的意念。他们失望了。《世纪儿的忏悔》的主人公曾问道:“这就是全部吗?”对于这个问题,影片的主人公们做出了勉强肯定的回答。于是,他们比以前任何好莱坞影片都要远离黄金时代的传统。
摘自《
好莱坞与情路难
》[法]
洛朗•朱利耶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版 定价:33.00元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