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机构投资的成功指南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机构投资的成功指南
马学亮
2002-09-04 16:34:22  来源:  
 
 
  《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美国机构投资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混乱到有序、从失败中寻找出路、从变化中寻找契机的逐步演变过程。各种各样的特定功能的机构投资,从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信托基金,到保险基金,到公司养老金和诸多学校及慈善机构捐赠基金,也开始在金融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卫·史文森领导的耶鲁基金无疑是这众多机构投资当中的佼佼者。

大卫·史文森是耶鲁基金首席投资长官,他管理着上百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及数亿美元的养老金基金,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在过去的10年中,保持了净(除去费用)年均滚动收益率18.3%的骄人业绩,成为世界上长期业绩最好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长期非凡的业绩使其成为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典范。史文森先生师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托宾(James Tobin),早年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后应恩师之邀毅然放弃薪资优厚的华尔街工作而返回母校。史文森毕业于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这位著名的基金管理专家将他在金融市场长期奋斗的成功经验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投资战略。这一切体现在他的这本新著中。

在这本书中,史文森将机构基金经理、养老基金受托人、投资经理以及大学、博物馆、医院、基金会的受托人所构成的投资领域生动的展示在读者面前。他将自己管理耶鲁基金的感受与经验无私地奉献给了读者,大到捐赠基金的目的与投资理念,小到组合管理的战略与战术,还强调了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操作风险、投资顾问的选择、单个资产类别投资的机会与缺陷,并且借助于具体案例来加强读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该基金在大卫·史文森管理的十多年中,历经美国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滞胀,90年代的“克林顿繁荣”,高科技浪潮,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高潮及泡沫,直到最近的全球经济疲软和市场的连续下跌。其资产从26亿美元激增到10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长期业绩最好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从而获得了基金管理界和华尔街的高度关注。耶鲁大学办公室的案例也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商学院录用,成为众多商学院投资管理的经典教材。

在我们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里,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史文森的这本书无疑可以帮助机构基金经理构建成功的投资框架。

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在我国急剧成为近年来发展讨论的热点。但是,这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美国在机构投资领域有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经过验证的,并且制度化了的一些基金管理理论和实践。译者之一的张磊,为有机会工作在史文森这样的投资大师身边而深感庆幸,另一方面作为工作在耶鲁基金的惟一的中国人而对“拿来主义”责无旁贷。张磊耶鲁大学商学院的校友王宏欣博士曾在普特南投资公司(Putnam Investments)的战略关系部任副总裁从事机构投资和销售业务,现任阿克迪恩资产管理公司(Acedian Asset Management)研究部经理并从事全球新兴市场的投资管理。译者之一的何良桥先生则毕业于现代投资理论诞生地之一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现工作于美国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从事企业并购研究业务。三位译者都十分关注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和机构投资的发展,并希望《机构投资的管理与创新》这本书通过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研究、美国机构投资的深入了解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败经验的横向对比,让中国的金融改革少走弯路,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机构投资发展尽绵薄之力。

  (本书作为资本市场运作经典译丛之一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9.4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