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M型穷人的PRADA》东南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M型穷人的PRADA》东南大学出版社
刘庆楚
2008-10-07 09:21:24  来源: 东南大学出版社 
 
 《M型穷人的PRADA》一书原是台湾的一本理财/励志类读物,此书作者为台湾自由撰稿人瑞奇曼(RICHMAN),此书一经推出,即在台湾掀起风潮,成为年度财经类畅销书。最近东南大学出版社在大陆推出了该书的简体字版,使其受众面大大扩展了。

 在评述本书之前,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M型社会”的概念。所谓M型社会,是由号称“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提出的,大意是,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社会日益分化成为“M”型双峰结构,即:有钱的富人和无钱的穷人,中产阶级呈现缩小乃至消亡的趋势,这样,摆在人们面前的,无非是两条道路:要么成功,成为富裕者;要么沉沦,与贫穷为伍。大前研一的观点,反映了全球化时代,随着商业的转型,创意产业的发展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财富两极分化现象。

 本书承袭了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的观念,深入论述了在这个趋势下的因应之道,在作者看来,“M型富人”和“M型穷人”,并不完全是个财富的概念,关键是看你身上有无“财富的基因”,“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在于性格与态度,而不在于有钱没钱”,只要你具备了致富的潜质,抓住了机遇,并勇敢地跳下去,你就能成为“M型富人”,而那些“在关键时刻还没搞清楚自己为何贫穷的人,将来都必然成为“M型穷人”。

 作者由此给读者开出了“白手致富的33堂必修课”,包括对待财富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机遇的把握等方方面面。作者夹叙夹议,有观点,有例证,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悟出“致富”的真理。

 需要指出的是: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理论,只是学术界一家之言;本书作者以台湾已经形成“M型社会”为立论前提,是否妥当,也存有争议。至于中国大陆,正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防止社会出现两极分化,当然不能用“M型社会”理论硬套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至于本书的价值,我们认为表现在:作为一本励志类读物,其所论述的创业理念和方法,能给读者一定的启迪和思考。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培植创业的信念,抓住成功的机遇,积极投身到创业创新的经济建设潮流中去。

 当然,限于作者生活的环境和观念与大陆的差异(作者生活在我国台湾地区),本书的一些局部表述尚需读者批判性地阅读。比如第22堂必修课中,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时,甚至说要善于与“黑道”打交道,为了企业,不妨付“保护费”;第24堂必修课中,作者举出“设计个人化纸钞”的创意案例等等,这些都不符合我国大陆的社会现实,对这些问题,本书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地以“加注”的形式做了处理,体现出我们图书编辑对社会的责任感,不过我们更相信读者的阅读智慧!(☉刘庆楚)

 来源:东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