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真能让孩子的骨骼强壮吗——《牛奶:谎言与内幕》苏州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真能让孩子的骨骼强壮吗——《牛奶:谎言与内幕》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8-11-13 13:42:23 来源: 《牛奶:谎言与内幕》苏州大学出版社
牛奶果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健康饮食必备食品吗?有关牛奶科学的神话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目前,在法国畅销一时的旨在披露有关牛奶营养价值真相、引领读者健康消费奶制品的《牛奶:谎言与内幕》,将告诉人们关于牛奶的谎言与内幕。作者以大量权威机构的研究数据为依据,深刻揭示了被营养学家们赋予“骨骼健康不可或缺之食物”美誉的乳制品所隐藏着的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真相。
乳制品真能让孩子的骨骼强壮吗?
西方国家大多数的卫生健康相关部门都建议儿童摄取大量的钙质。这些健康建议通常都会注重强调乳制品的重要。例如,国家预防和健康教育研究所就明确表示:“每个年轻人都应该留意摄取足量的、种类丰富的乳制品。”据该机构的评估指出,他们所谓的“足量的”是指人均每天三至四份的乳制品。
这些营养建议价值何在?是建立在何种科学根据上的?鼓励父母让孩子多摄取一点钙质以健壮骨骼,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这些问题也是三位来自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医师医药责任协会(PCRM)的医师们,艾米·兰诺、苏珊·柏克和尼尔·伯纳尔一直追寻的。
乳制品或含钙食物的摄取与骨骼健康没有任何关系
2005年8月,三位医生在《儿科》杂志上公布了统计分析结果,这项研究特别针对钙质和乳制品与儿童、青少年和青年骨骼的关系,也就是从1岁到25岁这一时期的骨骼。
这项分析结果表明:在针对乳品钙质或含钙食物进行的37项研究中,有27项表明对乳制品或含钙食物的摄取与骨骼健康没有任何关系。在剩下的10项研究中,有9项表明钙对骨骼健康存在些微正面但不确定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归功于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的促进作用。
这项分析的研究者们总结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支持牛奶是最好的钙质来源这一观点。当前那些针对提高乳品与乳制品的摄取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骨骼生长的营养建议都没有科学的根据。”
政府机构和一些营养学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摄取三到四份乳制品的坚持,竟没有真正的科学依据作基础!这个结论可能让许多妈妈震惊不已。最差强人意的结果是这会让购买了奶制品的家庭蒙受经济损失,但最糟糕的结果会是如何呢?我们能预见吗?
几位世界卫生组织的英国研究员相信,摄取较少牛奶的人发生骨折的危险越大。于是他们企图量化这一风险。他们不限性别地调查了4 万人的牛奶摄取习惯。结果是惊人的:爱喝牛奶的人与不常喝牛奶或从不喝牛奶的人在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上是相同的。这项研究结果于2005年公布。从此,这些研究人员开始感到困惑。卫生部的专家们评估后倾向于不对外公开这一研究结论。
因文化和气候因素,世界各地人民对乳制品的摄取出现极大的差异。在中国沈阳地区,人均每天摄取的钙质含量为400到600毫克,主要钙质来源于水果和蔬菜。而在欧洲西部地区、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地区,畜牧业历史悠久。近数十年来,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在英国,一名成年男子每天摄取近1000毫克的钙质;一名成年女子每天摄取大约780毫克钙质,其中一半以上的钙质来源于乳制品。
如果真像卫生部、营养学家和乳品生产者齐声高唱的那样,乳制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那么在亚洲和非洲,那里的人则会被股骨颈骨折、脊椎骨骨折和手腕骨折的大流行所摧毁。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在那些大量摄取钙质,尤其是乳品钙质的国家(同时也是大量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国家),骨质疏松症肆虐。相反,那些极少食用乳制品的国家居民却幸免于难。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时就明确地指出这一有悖常理的现象。
世界上每人每年摄取最多牛奶的国家为瑞典、挪威、美国、德国、爱尔兰、英国、芬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正是在这些国家每年患股骨颈骨折的人数(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最多。瑞典人保持着两项世界纪录,即对乳制品的消费量最高和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最高。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人摄取乳制品的总量为日本人的3倍,而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却是日本人的2.5倍到3倍。
在美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依人种不同而呈现差异:墨西哥裔和非洲裔美国人相比于白人而言摄取的乳制品较少,他们患股骨颈骨折的几率是白种人的1/2。
在中国大陆,尽管农产企业采取猛烈的宣传攻势,对乳制品的摄取量还是很少的(大约每人每年摄取10公斤乳制品),而中国是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比起每人每年吃下超过250公斤的乳制品的美国人,其骨折发生率是美国人的1/5到1/6;在西非国家多哥,骨质疏松症是极为罕见的。多哥人每年人均饮用不到10公斤的牛奶;在柬埔寨、老挝、利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新几内亚,这些国家的人每年摄取不到5公斤的牛奶;尼日利亚人很少喝牛奶,其摄取的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的比率是德国的1/10,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低了99%。骨质疏松症在这些国家被视为“非流行性疾病”。
总而言之,这些对族群的研究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简单而清楚的信息:摄入的牛奶和动物性蛋白质越少,骨骼就越健壮健康。
本文摘自《
牛奶:谎言与内幕
》苏州大学出版社
来源:《牛奶:谎言与内幕》苏州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