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蜕变后自由飞升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蜕变后自由飞升
张欣(北京大学艺术系)
2002-09-24 10:02:56  来源: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最富变革性的篇章,现代艺术的演进在其中则最具激动人心的华彩。自19世纪末,现代艺术的每一步冲突和生长都深深拓展了人类精神的空间,蓦然回首,才发觉来路崎岖而漫长。作为精神创造的实验舞台,现代艺术为每个喜欢思想历险的人提供了沉思的境遇。20世纪初,新生的现代艺术尚未剪断与传统之间的脐带,其哭声格外嘹亮,其遭遇尤为生动,所提出的问题和引发的讨论也极具深意。倘要透析“何为艺术”,这是不可绕过的环节。

《现代艺术的激变》一书是理解1890至1917年间艺术状况的不错读本,译自沃纳·霍夫曼(Werner Hofmann)1969年的著作《20世纪艺术的转折点》(英文版)。沃纳·霍夫曼是西方艺术史领域的著名学者,1928年生于维也纳,曾在维也纳大学和巴黎大学研读艺术史。1960至1969年任维也纳20世纪博物馆馆长,1969至1990年任汉堡美术馆馆长,曾在哈佛大学等多所高校讲学长期从事现代艺术的管理、研究工作。加之德语学术谨严的传统,霍夫曼的著述得益于此。而该书的优点也颇为鲜明,如体系完整、引证丰富、观点新颖等。

霍夫曼的论述起于19世纪末架上绘画的危机时期,这是传统美术的终曲,也是现代艺术的前奏。此时,对错觉绘画的倾覆、致力于整合形式因素的传统语法结构的瓦解,为新的形式生命的生发打开闸门,艺术家从描绘现象世界的竞赛中解脱出来,各种流派开始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艺术的可能。在书中作者分析了数次先锋运动与19世纪末艺术资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先锋运动彼此间的分合,如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在各自成熟前其形式实践的共通之处。历史不会截然断裂,变化的种子已孕育在先驱们的尝试中。作者所引的毕加索的话值得回味:“即便你反对某种运动,你依然是它的一部分。毕竟,赞同和反对乃是同一种运动的两个方面。”然后,霍夫曼将关注力投诸到“消极美”这一概念上,以此描述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中清教徒式的禁欲和形式上的绝对纯净。去除积极的修饰以回归原初的简洁也体现在洛斯的建筑实践中,他的《装饰与犯罪》无疑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设计理念。

作者把另一极致——杜尚的“现成品”也纳入“消极美”的关照。虽然理路悬殊,但在拒斥伪饰的层面上,蒙德里安和杜尚也似相通。按照霍夫曼“不同程度的现实的并存”这一分析标准,蒙德里安和杜尚分处同一视角的两端:前者代表最高的抽象、合乎法则的美,后者代表最高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作者在文中也谈到这种致思方式的渊源:美与真的融汇是欧洲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里格尔将近代艺术状况解释为古典生动之美的形式综合的断裂,康定斯基也将最高抽象与最高现实视为天平失衡后的分离。在作者看来,同一作品中处理不同层面的现实是艺术于20世纪初的新进展,“抽象”与“现实”因素由综合立体主义中的共栖而分道扬镳,蒙德里安和杜尚在各自的方向上推进了艺术的深度。

在最后两章,霍夫曼对该书的篇章结构、分析框架和艺术理念做出总结,其基本方法是形式分析。作者认为艺术创造的波澜图景来自形式运动,如沙利文所言:“形式出现于形式之中,而另一些形式又从这些形式中产生繁衍,一切都相互关联、相互交织……从生长进入衰败,从衰败进入生长。”由模仿自然转向发现自然的形式探索这个过程伴随着四种因素:不同程度的现实的相互混合、形式上的“动荡不安”、积极形式与消极形式之间的等同性、构形方式的模糊性,这四种因素隐现于作者对诸多艺术流派的论述中。霍夫曼将形式创化的源头归结为柏格森的“生命运动”。在他看来,这种不息的生命涌动投射到自然之中,从一种形式跳跃到另一种形式,从一种物质游离到另一种物质,超越了传统艺术门类与材质的界限和等级。这是作者论述的主旨与底蕴。19、20世纪之交的艺术先锋抛弃了错觉主义,跨过了现实的表象后,在探索的尽头遇到原初的自然。虽然努力的方向不同,但“自然和生命之间的真正统一”得到普遍认同,也似乎成为霍夫曼的艺术主张。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原始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图例,这些既是研究的对象,也是观念的参证,这些资料本身携带了诸多生动信息,并提出了很多深刻问题。

有时一部著作的价值并不在于告诉了人们什么,而在于能否引发读者的思考。此书的写作方式不是历史实证研究,而是提出对纷繁往昔的一种理解模式,有点“六经注我”的味道——按照论述逻辑的需要,游走、穿梭于诸多现代艺术运动和思潮之间。

然而,我们也要对霍夫曼的方法保持审慎:一方面,形式分析有其长处和局限,倘若说它对世纪之交的艺术现象尚有用武之地,那么对此后现代艺术的深广拓展则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理论模式难免忽视历史的偶然性,任何理解框架在减轻了面对如烟往昔的困惑的同时,也存在着疏离实际情境的危险。当然,特定关照方式之外的绝对历史真实只是一种假设。侧重于形式分析的霍夫曼,很少述及早期现代艺术的历史境遇。而史实流变极为复杂,它意味着相似的艺术形态可能源自迥异的艺术理念,相近的艺术理念可能诉诸不同的实践方式,同一艺术现象在不同的视角中可能被归入不同的类型。这种复杂性也促使我们更迫切地追问:
在那个革命性的年代里,艺术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

艺术在20世纪初的转折在于艺术自我的被重新审视和发现,至此,它终于摆脱传统教义的束缚而获取自由,不必再屈身于再现,形式与材质获得自足的理由。与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努力相辉映,现代艺术在到达本真的方向上发现了自然;同时,也不必再遵从于成规,现代艺术在极尽创造的路途上确证了自我。当达达主义将小便池搬进展厅,以此向一切既存原则宣战时,“何为艺术”的反思又将人类精神领域推向更深远的境地。现代艺术必然给常人带来困惑,因其背离惯常。理解现代艺术需要勇气和智识,当艺术历经百年风雨后,有多少人学会尊重、体味其价值和意义呢?

现代艺术中没有“应该”。当你墨守某种方式时,或许一个声音会在耳畔响起:为何如此?这个声音就是现代艺术的精神。在此质疑中,你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周围的世界。这种艺术的价值在于剥离现实的假象,消解成见的诱导,而回归澄明的心源;在于凭借自身的意志做出选择和创造,从中成就现代人的成长。

现代艺术的意义乃是人的自由。
艺术的存在源于人类心底莫名的冲动,正如该书封底上所引的约翰·鲁斯金的文字:“我们真正尊重的根本不是什么艺术,而是,凭借艺术的帮助而表达出来的本能或灵感。”

《现代艺术的激变》[德]沃纳·霍夫曼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18.80元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2.9.19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