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召开《名师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工作研讨会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召开《名师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工作研讨会
2009-06-04 16:49:05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名师工程》系列丛书是高等教育分社(后简称高教分社)倾心打造的一套大型品牌教育图书,丛书紧紧围绕“新课改·新理念·新教学”的编辑策划理念,坚持以“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本精神;全面构建,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为四大特色,着力构建起创新、先进、实用的“打造名师的工程”。目前,该丛书已推出《名师讲述系列》《教学提升系列》《教学新突破系列》《高中新课程系列》《教师成长系列》《大师讲坛系列》等六大系列,共39个品种。

 5月8日下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召开了《名师工程》系列丛书出版工作研讨会。社长周安平,党总支书记刘春卉,总编辑李远毅,副社长米加德、程鹏,以及北京森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德军,高等教育分社、市场营销部全体人员,各分社和总编室、出版部负责人参加会议。李远毅总编辑主持会议。

 会上,与会者针对《名师工程》的编、印、发等各项出版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高教分社社长卢旭介绍了《名师工程》丛书启动以来所取得的初步成就和近期的发展规划。他说,目前已经出版的《名师工程》图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批出版的图书单册累计销售均超过10000册,社会反响良好。从今年初开始,《名师工程》丛书一方面进行了产品结构完善,逐渐从通识教育向分科教学延伸,年底将有近50余个涉及通识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品种出版。另一方面,提出了加强编辑力量、建设选题基地、开拓多元化的营销渠道等进一步发展的思路。随后,北京森科公司郭德军总经理阐述了立足教师教育,通识与学科并进,加大出版资源地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名师工程》图书产品结构的工作思路,并希望在两年内把丛书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图书品牌。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还详细介绍了《名师工程》丛书的营销状况,提出了宣传营销改进计划。

 刘书记在发言中首先肯定了《名师工程》丛书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提出:1.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纵向上要有梯度,横向上要有广度,把名师工程系列图书做大做强。2.协调印制和发运的各个环节,提高物流的时效。3.要抓紧梳理丛书的营销渠道,重点突破,加大营销的力度,力争进入县级新华书店。4.要结合丛书策划专题培训方案,通过培训促销售、促宣传。

 随后,米加德副社长就《名师工程》丛书的品种建设、光盘配置、书名确定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程鹏副社长同时指出,可以积极探索多平台、多介质、多媒体的新兴出版模式,对丛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周社长十分重视《名师工程》的出版工作,他指出,教师教育是出版社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以来,得益于我们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定位,同时始终围绕“名师、名课、名校、名校长”这条主线不改变,教师教育图书已成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的重要板块,并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名师工程》系列丛书的工作推进中,既要致力于从通识到学科的全覆盖,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的结构,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改进:1.《名师工程》项目的出版要争取传统纸质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同步,形成以课标教材为主、教师教育图书为辅的全息复合多介质、多媒体出版格局,即通过精细产品结构,细分学科品种,立体开发,打造出版社“以基础教育为主体,以教师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图书出版新格局。2.在总体思路不变的情况下,逐渐从通识教育向分科教学延伸,突出教育个性化,推出精细化产品。没有规模,就没有品牌;没有质量,也没有品牌。因此,要在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推出100种通识性教育产品,200种学科教育产品,形成更加完善的产品结构。3.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整合出版社资源,创新销售模式,构建多元化、立体化销售体系。4.基地化建设是图书出版良性发展很好的思路,基地不仅是前期组稿的来源,也是后期营销宣传很好的阵地。要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快速、高效发展出版基地。5.加强管理,统筹协调,快速发展,决定由李远毅总编辑直接负责,重点协调《名师工程》丛书出版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最后,周社长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在两年内把《名师工程》丛书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教育图书品牌。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