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道德文明的警世通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评介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道德文明的警世通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评介
作者:熊慧敏
2009-10-26 09:06:46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2
约瑟夫•
康拉德
生于19世纪50年代,是西方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创作推动了现代主义小说在英国的崛起。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来审视康拉德的小说,他始终在关注道德与责任,关注人类“根本的、永恒的、本质的”东西,关注人之为人的基本伦理规范。本书在全面、深入考察康拉德小说的伦理道德观基础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康拉德所处的时代环境、他的三大类小说各自的道德伦理观和伦理内涵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脉络联系、小说的伦理叙事特点等等问题均给予了清晰的回答。
康拉德原籍波兰,从幼时开始,就非常爱好阅读文学作品。十六七岁时,学习航海,在英国商船上做水手,后来担任了船长。海上长达20年的航海生涯,险象环生,这使康拉德同所有其他的英国水手一样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同舟共济的品质。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反映出康拉德被理性、科学和道德深深吸引着。
康拉德的海洋小说,无论是《“水仙号”的黑水手》、还是《青春》、《台风》、《阴影线》等等,始终贯穿一个主题:那些有道德力量的人。康拉德创作的海洋小说大部分都取材于个人的航海生涯,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他力图追求艺术风格的完美性,并淋漓尽致地在作品中表现出人物多层次的丰富内涵,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海上小说展示的是一群人的心理,描绘的是自然的某些方面”,“人们集体的性格、个人的成就和个人的美德都来自大海”。
人之为人的一个命题即是尽忠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人的责任心或者说人的社会责任感,其道德基础来自忠诚。康拉德对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出由衷的赞赏,这在他的小说《“水仙号”的黑水手》中体现得极为充分。康拉德对人的道德持有矛盾的态度,矛盾的一方突出忠诚与责任,另一方则强调克制。他认为同情心是人的天性,但是要远离过度的怜悯与激情。
康拉德在早期和晚期的一些作品,诸如《阿尔迈耶的痴梦》、《海隅逐客》、《吉姆爷》、《黑暗之心》等等描写的生活背景以海上的岛屿和丛林为主,反映的是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进程中文明进入丛林世界后遭遇到的道德沦落与人的伦理道德走向失败的悲剧性,并且进一步探究了人性的阴暗面。身处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和爱德华时代的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怀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他常常借小说人物之口对西方殖民者的丑恶行径进行有力的控诉。同时,康拉德对东西方文明引发的冲突表示忧思,并深刻剖析文明与野蛮交锋中西方文明背后的罪恶。
国内外学者一般将康拉德小说按题材分为海上小说、丛林小说和政治小说,本书作者则提出城市小说的概念,他认为将康拉德的小说《诺斯托罗莫》、《间谍》和《在西方的眼睛下》贴上政治小说的标签显得过于笼统,而将这三部小说归入康拉德的城市小说。康拉德笔下的城市是一个充斥着政治斗争、个人的利益和种种私欲的名利场,是人性扭曲、道德堕落的场所,是“蛇的天堂”。在天堂里,物质利益追逐者、伦敦城里的虚无主义者和道德背叛者只有通过忏悔才能得到灵魂的救赎。综上所述,本书对康拉德三大类小说各自的伦理观和伦理道德内涵均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而英国商船航海伦理这根思想脉络的主线始终贯穿于康拉德的三大类小说创作之中。如果说康拉德的海洋小说和丛林小说重在探讨个人的伦理道德,那么城市小说则是对前两类小说道德主题的延续和深化。
康拉德写作伦理的核心即为真实和忠实。从写作伦理的角度来说,康拉德采用“效应的累进”手法就是在小说形式上对感知方式的忠实。同时,康拉德致力于追求小说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真实。以叙述者马洛为代表的叙述方式的背后隐藏了康拉德的伦理道德诉求和伦理态度,“框架叙事”模式及人物的叙述方法是康拉德小说的叙述艺术的集中体现。本书作者还认为,康拉德运用“延宕解码”这一叙事手法显现小说中的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和认知内心世界的困难性,“经康拉德用‘延宕解码’手法改进加工后的‘框架叙事’模式是现代伦理困惑的一种恰当表达方式。”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