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重庆大学出版社《笔走光雾山》 在一本书中纵情山水——读阳云散文集《笔走光雾山》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重庆大学出版社《笔走光雾山》 在一本书中纵情山水——读阳云散文集《笔走光雾山》
李常青
2010-06-01 16:16:49  来源: 重庆大学出版社 
 
 书名:《笔走光雾山
 ISBN:978-7-5624-5315-4
 作者:阳云
 字数(千):176
 印次:1-1
 单价:¥38元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19

 光雾山诗情画意,千娇百媚,若不能亲至,那么,籍着文字的轻诉与光影的杰作,也同样能令你纵情山水,酣畅淋漓。

 这是读阳云新著《笔走光雾山》给我的深刻印象。

 三月,光雾山玉泉林场、巴河之源的樱花笔会上,初听阳云先生谈及,拟把关于光雾山的“轻描淡写,细摹浅绘”集结成书,以一个作家的道义和立场,“抵达光雾山美丽的深处”,呈现光雾山本真或另一层面的极致,或让人从另一个角度或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对光雾山一次彻底的华丽的解读。那时花开,馨香馥郁,芳菲满地,我对这位兄长及他的著作,内心里充溢着真诚的祝福与期待。

 期待的过程竟如此短暂。五月初,米易、广元、南江的文朋诗友至巴中小聚,待餐间隙,阳云先生就把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呈在了我们的面前。继而的推杯换盏,却不言书,只道文字之外的金风玉露,侠骨柔情,别来无恙。

 不言书,只因那书的妙处,当别了浮尘与繁华,伴一盏清茶,拥一方虚空和宁静,净手焚香,细细去品。勿需舟车劳顿,勿需呼朋结友,只与一本书的华丽邂逅,那八百里峰峦叠嶂,佳木俊叶的山水画卷,在浅吟低咏之间,也就全然成就了胸中沟壑,忘乎所以的一片深绿浅绿。

 光雾山自然天成,美仑美奂,引了无数人流连忘返,不醉不归,也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意雅兴,深情吟唱。六年前,蒋子龙、舒婷、陈世旭、吴泰昌,梁上泉、李霁宇、高平、张新泉、王敦贤、胡笳、刘滨等文坛大家齐聚光雾山,登高望远,感恩天赋,遐思追怀,留下了一篇篇诗文杰作。也就在那一年,我参与编辑了一套书写光雾山的文学丛书,并受命为之作序。凭着经验印象和偶有的行迹,我写到:“光雾山峰峦叠嶂,嘉木俊美,洞穴幽深,云蒸雾绕,林海浩荡,峭谷幽壁,动感绚丽,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春赏山花烂漫,夏看山青水碧,秋观红叶流金,冬览玉树琼枝,四时风光殊异……韩溪河白沙碧波,普陀山嵯峨翠绕,燕子岩云海苍茫,十八月潭瀑布珠连,万字格原始洪荒,以及大坝万顷林涛枕起的朝阳,米仓山孤骛追逐的落霞……这一切,都让人叹为观止,流连不已。”

 那时年轻,对这粗浅的文字,竟然颇为得意。而现在,读罢阳云先生著书,却是相当的汗颜了。光雾山水,不止是悦人的景致,更是一部深邃庞杂的历史文化之书。景,可以入微探幽,也可以走马观花,而那些无限景深里的历史和文化,却断不是可以任意轻薄的,更不可能是纯粹文学手法的夸张、猜测和臆想。初看阳云先生的书,有家珍般的景点罗列:蜀门秦关、米仓道、巴河源、大坝、香炉山,燕子岩、古栈道、截贤驿……有独特景观的心领神会:山的姿势、雾的韵律、树的舞蹈、路的柔韧、绿的特别、石头的风流、万字格的神秘、万顷红叶的震撼与销魂……有沧桑历史的追索缅怀:肖何月下追韩信、皇柏林缘起、米仓道的前世今生、川陕红色潮、游击队悲歌……有民俗文化和山野风情的万千大美:小巫峡里的浓浓醉意、关门品梅煮酒论英雄的诗意豪迈、山歌子描绘的风情画卷、苞谷酒抚慰的别样爱情、老林人家的安然淳朴、农家菜里的山味野味……

 如果说,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仅是给了我们愉悦的感受,那么,把《笔走光雾山》一篇篇地读下去,伴随着作者寻幽揽胜、追觅历史风云的足迹,光雾山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古朴民风,更是为这方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水增添了无数的遐思与无限的风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秋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潜之《归园田居》,令多少人穷毕生追求。古人纵情山水,是为驱除久积胸中的俗尘杂念,是为显露清高隐逸的士子情怀。王羲之兰亭流觞歌咏,苏东坡赤壁和萧高歌,都是为了找寻自己心中的那一方宁静与疏放,摆脱困扰,超尘脱俗,忘怀人间烦恼无数。而阳云,除却仿若古人的纵情山水之外,更多了一份对自然山水的人文张望,一往情深的热爱。

 “人人心中潜存着对自然的挚爱之情。人置身于自然山水,便是一种回归。与自然的对话不需要语言,无论学问高低,知识深浅,那种天然之美,一经靠近,心灵便会被触动,情感将会涨潮。我们会感到贴近、舒服。”一次次行走在山水之间,对阳云而言,他不只是一个观光客,更是一个阅读者,有着面对神灵般的虔诚与敬畏,“走进山,走近山,不断地去认知、发现、寻觅山之魂水之灵”。如此,那山便不止是山,水也便不止是水了。当城市情结蒙蔽了感观,忽然纵情于山水之间,远离尘嚣,心旷神怡,宠辱皆忘,那种宽慰、从容、坦荡、自信表露无遗,返城的匆匆里,便怀了许多挥之不去的遗憾。山水无情亦有情,你远而敬之,山水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天然摆设,并没有任何意义;你爱而近之,山水自然就以可餐的秀色、灵动的气韵吸引你,包容你。

 “从人文视野里来审美光雾山这片自然山水……让更多的人与我一起分享一座山的壮美与奇秀,体验这片自然山水对我们心灵的滋养。”合上书,我想,这便是阳云行走和写作的意义吧。

 阳云先生其人,饮酒时恣肆豪放,倾谈时儒雅风趣,闲娱时有精打细算的大智慧,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写字,这与他的文字,其实是交相辉映的。《笔走光雾山》,连序加后记,五十篇文字,娓娓道来,无一不朴实,无一不亲切,无一不深邃,无一不睿智。

 寒暑往来,花开花谢,人声起落中独山水无言,而在阳云先生笔下,那翘首待人的一枝一叶、一步一景却兀自多情了起来。细雨敲窗的今夜,写下这千余散乱文字,其实我仍旧只是在阳云先生深藏不露的伏笔中徘徊,这美丽的伏笔,何尝不是另一起精巧的景致呢!

 2010年5月22日就。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