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共有10多亿辆汽车,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预计再过1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亿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汽车数量爆炸性增长的结果。 这20亿辆汽车给地球和人类的挑战不容小觑,已有的10亿余辆已经把地球搅得乌烟瘴气: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了大气层,导致大气层的破坏和全球温室效应的不断升级;全球石油储量不断地趋于耗竭,由此激发了一些与石油有关的政治纷争和战乱;城市的道路到处被汽车挤满,交通堵塞浪费了数十亿小时的时间,数十亿人因汽车造成的污染而得病……汽车由此可能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威胁之一。 尽管如此,汽车远没有在消失。人们对驾驶汽车的强烈需求促使汽车消费不断扩张,不可否认,相较于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而言,汽车的确更自由、更具有灵活性和舒适性,汽车可以为那些有幸拥有它们的人带来无法估计的好处。然而,面对增速如此迅猛的汽车数量,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地球上有20亿辆汽车,燃料从哪里来?因石油而造成的国际关系紧张会否引发新的世界性战争?那么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进大气层,是否会加速气候变化,因而造成全球性的气候灾难?是否有足够多的道路来容纳这么多的汽车?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是否都已经思考清楚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这些挑战和问题,《20亿辆汽车——驶向可持续的未来》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斯柏林和德博拉·戈登指出,汽车制造商、石油公司、消费者以及政府都必须为此而做出改变:汽车制造商必须开发和销售能效比更高的汽车;石油公司应该转变成能源公司,而不仅仅只提供石油这种单一能源,它们应该从石油中走出来,变成多元化的新能源的提供商;消费者应该勇于购买效率更高的汽车,并且当低碳燃料进入市场时,要予以接受;政府则要在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上和广大出行者一起,创造出更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出行选择。 这一转变实行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来看看现在的状况吧:汽车公司仍在坚持采用内燃发动机,反对大力改善燃油经济值和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因超高油价而赚得盆满钵满的石油公司也没有选择向低碳替代燃料投资的动向;消费者面对高油价,依旧开着他们耗油量大的汽车;数十年来政府的能源和气候政策根本不起作用。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上一些新兴国家依然追随美国,亦步亦趋。 要想应对许多不合时宜的现实情况,就需要大胆的创新、工商企业家的不懈参与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20亿辆汽车——驶向可持续的未来》一书中,作者写道:“我们需要的不是车型更大、功率更大的汽车,而是更智能化的汽车。消费者不应该去指望价格更便宜的石油,而应该接受低碳燃料的吸引。政府不应该向地区特殊利益集团屈服,而应该维护公众利益。政府不应该资助过时的工业,而应该支持新兴的、具有原创力的企业。领导人不应该用关于油价的混乱信息来误导公众,而应该不断发出鼓励消费者做出更好的选择的信息。对于一些新兴国家,我们应该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鼓励用创新来解决问题。我们不应该用温室气体来增加大气层的负担,而应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立即行动起来稳定气候。” 该是时候由我们来作出正确选择了。 转变将会发生,而且必须发生。主宰个人出行的传统汽车的日子已屈指可数,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财政和自然资源、地缘政治的善意或气候包容性去追随过去的模式。我们要共同作出我们的选择。有了智慧、领导能力和一种道德观,我们就能够去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我们有能力改进我们的汽车和燃料,选择新的出行方式,减少不可持续的出行行为,并最终使我们的地球能够容纳20亿辆汽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刘佳琼) 书名:20亿辆汽车 作者:丹尼尔·斯柏林 德博拉·戈登 译者:王乃粒 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开本:16K 定价:40元 ISBN:978-7-313-07305-1 内容简介: 世界正在加速向20亿辆汽车迈进。所有这些车辆和它们使用的燃料几乎都完全依赖石油,这对全球变暖、自然资源耗竭和国家安全的削弱起了很大的坏作用。《20亿辆汽车》两位作者——交通专家丹尼尔·斯珀林和德博拉·戈登对美国人与汽车结下的不解之缘作了一个简要介绍,并对全球石油和汽车产业作了一个全面的评述。作者阐明了我们陷入危险困境的原因,同时又指出了我们还能为摆脱困境做些什么事情。作者认为最受温室气体排放困扰的两个地方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中国。他们都在制定行之有效的战略,这种战略能帮助人们摆脱对传统的、以汽油作燃料的汽车的依赖。加州采取的生态友好型政策和中国表示要认真应对呈指数增长的汽车造成的环境和源危机两方面问题的良好愿望表明,如果他们能找到巧妙而有效的解决办法,人们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20亿辆汽车》适合关注世界和中国汽车产业与能源、环保问题的研究人员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参考阅读。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