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清明,著名作家陈丹燕第一次踏上故乡平乐,追随父亲莲生、姑姑阿玉的足迹,在陌生却又息息相通的故乡开始寻根之旅。经过历时大半年的潜心创作,陈丹燕完成《莲生与阿玉》,并于2011年初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市。 致力于旅行文学写作的陈丹燕,经历了整整二十年的世界各地的旅行后,才等到一个回故乡——广西平乐的机会,她以父亲的的回忆录作为引线,寻访半个世纪前遗落在桂北的往事…… 阿玉与莲生似一对真挚的姐弟,他们终生相依。红色书生莲生,少小离家,从桂林走向延安,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后,因怕连累家里,他先后用过二十几个不同的化名,后来索性就叫自己“化名”,他的名字也从李莲生变成了陈化明(取“化名”的谐音)。莲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终生守护着宗教般纯洁的革命理想。 一生未嫁的姑姑阿玉,早年为求生在老家苦苦挣扎,中年以后离开故乡,随弟弟一家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生活。她一生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建立自己的生活、拥有自己的身份,命运将孤寂、辛苦的生活强加在她的身上。阿玉到老年都长着一张安静、纯净的脸,从来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不断适应自己人生际遇的变化。她一生守护着自己的洁净,将要告别尘世的时候,她念念不忘的是,她将要去往的另一个世界,不灭的灵魂将要到哪里去安顿自己,谁将与她在一起?在《莲生与阿玉》的写作过程,阿玉正在经历人生最后阶段与病痛的殊死搏斗,遗憾的是,阿玉没有等到书稿完成的这一天。 在陌生而遥远的平乐,陈丹燕才开始真正认识和理解她的亲人,理解他们隐现在漫长生活过程中的爱与恨,如果没有去平乐,她或许不会将父亲称为“莲生”,将姑妈唤为“阿玉”。《莲生与阿玉》是作家陈丹燕在经历多年写作之后,透过父辈经历,对生命的打量,对信仰的思考。作者将父辈曾经经历的历史与自己的寻访、抒写做诚意交会,亲情缱绻,彼此唱和。在云淡风轻的叙述中,阿玉与莲生这对终生相互守护的姐弟生命历程与精神世界的迥异,以及他们身上跨越大半个世纪、伴随其终身的“洁净”,清明而辽远。 她在开篇部分这样写道:“这是我的成长。莲生用他的回忆录指引,而阿玉则是用她最后的生命,让我理解信仰的必要。” 这是一本与生死、革命、宗教、信仰有关的书。(购物导报·文化周刊)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