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08 15:27:47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马德秀  主编
  书号:978-7-313-07824-7
  定价:49元
  2011年11月出版

  内容提要

  1929年,青春飞扬的钱学森走进了交通大学;五年后,胸罗万有的钱学森从这里走向了美国,走向了世界科技之巅,走向了新中国航空航天的宏图伟业……

  八十年的岁月,八十年的情怀,一代科学巨人与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世情缘,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激情展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彰显了钱学森的伟大形象与崇高精神,同时展示了八十年的中国教育探索、六十年的新中国国防建设与科技开拓的宏伟历史画卷。

  从青青学子到世界名人,从翩翩少年到“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是一位伟人的成长史,一所大学的辉煌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崛起史。

  序言

    1929年秋,刚从北师大附中毕业的高材生钱学森,抱着振兴祖国的雄心壮志,千里迢迢来到上海的交通大学就读,自此开始了与交通大学的一世情缘。

    在交大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几乎每学期都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他阅读科学社会主义书籍,接触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追求进步。193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交大机械工程学院。

    1935年,钱学森怀着“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赴美深造。他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钱学森刻苦攻读,勤学精进,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旅美期间,钱学森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新中国诞生后,钱学森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历时五年,冲破重重阻力,于1955年回到祖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领导下,钱学森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科技事业建设,殚精竭虑,将全部知识和智慧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不仅树起了我国导弹、火箭等航天科技事业的丰碑,而且在运筹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科学技术体系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沙草产业理论、地理科学、行为科学、社会形态研究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开创性思想,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作为一名交大人,钱学森始终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记忆,并时刻以母校为荣。在美国求学时,他的出色成绩令人钦佩不已,同学们询问他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他总是自豪地说:“我是上海交大毕业的,学的跟你们这儿差不多。”在美期间,他一直参加交大同学会的活动,并在1943年南加州交大同学会成立时被选为会长。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期间,应邀回母校作了学术报告。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后,与母校的联系更加密切。他不仅多次回母校参观,与师生座谈;还长期与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保持书信往来,对学校的教育改革、学科建设及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在九十寿辰之际他还寄语母校,希望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努力把上海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钱学森一生以国家为重,公而忘私;以科学为重,不计得失;研学至深,成就斐然;胸襟博大,品德高尚。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钱学长一生的业绩,最为出色地体现了我校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精髓;他的品质和人格,为我们全体交大人做出了最杰出的表率——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交大人的骄傲。

    这本《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真实记录了钱学森在交大五年的求学经历与收获,离校后与母校、老师、同窗及校友之间的往来佳话,以及母校师生学习、纪念钱学森及其精神的系列活动。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凸显钱学森的精神风貌,从平凡细微处揭示其伟大崇高的人格。我认为以这本书作为教材来启迪广大年轻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它将激励当代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挑重担,甘于奉献。

    2011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百年诞辰纪念日,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之期。这是一个需要感怀和追忆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追忆学长之为学、为人、为业;追忆学长之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和人格风范;追忆这位人民科学家之博大的胸襟、卓越的人生……

    这更是一个需要铭记和升华的时刻。上海交大全体师生一定要学习和继承钱学森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爱国情怀,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高尚品质,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开拓精神,始终关心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远见卓识。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上海交大必将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传承并光大学长的精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钱学森的丰功伟绩、不朽传奇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交大师生继往开来,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再续辉煌!
                                               范绪箕
                                            2011年10月

    (范绪箕: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与钱学森同为航空航天宗师冯·卡门的嫡传弟子。)

  后记

    一百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引领时代教育风气之先,凝练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中间许多人成了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追寻杰出校友的求学道路和社会贡献,弘扬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有益于总结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成就,提炼交大的办学传统与内在精神,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此,学校校史编委会专门设立“杰出交大人”丛书,经校史工作人员十年耕耘,已撰写或推动出版了《江泽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老交大名师》、《青青犹在——交大英烈传》、《韬奋评传》、《绚丽的生命风景线——记陈竺、陈赛娟院士》等十余部专著。如今,正值“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我校首届“杰出校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钱学森学长诞辰一百周年将临之际,我们又精心编撰了这部记述钱学森学长与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一世情缘的实录——《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本书力求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真实故事,从大学生活、母校情、师生谊等不同侧面的平凡细微处揭示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学子情怀,以简洁晓畅的文字、生动珍贵的图片,翔实记录青年钱学森在交大的求学经历,彰显钱学森学长对老师的尊崇之情、对同窗的手足之情、对母校的眷念之情,以及母校师生对钱老的敬仰之情。伟人犹如灯塔,风范永照后人。我们期望本书能为培育新一代杰出交大人提供历史智慧与精神动力,更能成为一部激励、濡染广大莘莘学子成长成材的生动教材。2009年10月,钱学森学长逝世。学校党委随即发出通知,要求全校开展深入学习、广泛宣传钱学森精神的活动,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增添精神动力。校党委书记马德秀亲自主持,校党委常委、档案馆馆长李建强直接指导,由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合署)组织力量,搜集资料,策划编写本书。本书分四编,编著人员分别是欧七斤、漆姚敏、姜玉平、章玲苓。附录部分由欧七斤、胡端编制。吕成冬、刘岸冰参与部分写作工作。党史校史研究室主任盛懿负责全书大纲的审定与统稿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范绪箕为本书作序。书稿完成后,从各个层面多方听取意见,并就有关问题反复研讨,多次修改,最后由主编马德秀定稿。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校内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范绪箕、何友声、王宗光、徐光宪、龙乐豪、朱章玉等老领导、老校友认真审阅了部分章节,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仔细审读了全部书稿,他们为书稿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中肯建议。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委会、档案馆、钱学森图书馆、校友会、宣传部等单位鼎力相助,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与图片。本书写作过程中,引用了一些现有成果和有关资料,其中参考引用了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部分资料,限于体例关系,未能予以注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总编张天蔚非常重视本书的出版,编辑刘佩英、张雯婷、苏少波等对于书稿的编辑加工倾力投入,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谨向所有参与和支持我们写作、修订和出版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编者
                                                2011年11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展现大师风范 凸显科学智慧《钱学森》上海交大出版社 (2011.06.15 17:07:41)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一书后记 (2010.12.13 9:13:32)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一书题记  (2010.12.13 9:08:25)
  • 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怎么了:求解“钱学森之问”》 (2010.11.30 17:38:11)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前言 (2010.10.26 14:52:42)
  • 一次未曾谋面的纪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代后记) (2010.10.26 14:03:00)
  • 钱学森冲破罗网的回国路——《走近钱学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01.25 11:33:17)
  • 《民族之魂——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11.05 11:39:16)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钱学森学术研究著作评述 (2009.11.04 15:24: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钱学森“火箭技术概论”手稿及讲义》 (2008.05.13 17:06:43)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