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束景南与朱子学研究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束景南与朱子学研究
施宣圆
2002-12-13 14:22:23 来源:
前不久,我收到束景南教授寄来的新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皇皇两大册,洋洋百万字。翻开《长编》,粗粗一阅,不禁让人为他的又一丰硕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记得十年前,束教授先后推出60多万字的《朱佚文辑考》(江苏古籍版)和80多万字的《朱子大传——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朱熹》(福建教育版),这两部著作填补了“朱子学”研究中的空白,引起了朱子学界同行的强烈反响。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张岱年教授和陈荣捷教授称其“是用新观点写成的一部哲人传记,考证之精,辨析之细,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其学问方法,诚属上乘,且多新见。”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儒,与孔子同被尊奉为“万代宗师”。他那规模庞杂而又慎密精致的思想体系,长期高踞官方正统哲学的宝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和世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因此,自南宋以来,研究朱熹思想学说的学者,代不乏人,宏篇巨著,汗牛充栋。“朱子学”研究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长盛不衰,而且走出国门,如日本的德川幕府把朱熹思想学说作为“官学”;朝鲜的李氏王朝则以朱熹的思想学说作为“国教”。朱熹思想学说在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现在那里有不少研究朱子学的学者和研究团体,也出版了一些著作。
如果说束景南“十年磨一剑”“磨”出了《辑考》和《大传》,那么,《朱熹年谱长编》,他“磨”了整整二十年。早在八十年代初,束景南选择朱熹作为研究目标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个“宏伟规划”。在他看来,以往关于朱熹的研究大多满足于对朱熹进行气势恢宏的抽象理论建构,而在关于朱熹生平事迹、交游、出仕、思想演变与学术活动上都留下了大片的空白,科学地总结和清理朱熹这位封建文化“圣人”的理学思想,本来应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肩负的文化批判任务,然而正同他们贫乏的政治革命一样,他们没有来得及、也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一文化批判任务就匆匆退出了历史舞台,连一本像样的《孔子传》或《朱子传》也没有写出来。为此,束景南向自己提出了一个极富历史使命感的艰巨任务:“对一个未完成的中国近代历史遗嘱的现代完成。”
束景南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八十年代初在复旦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的文史专家蒋天枢教授,学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等,在导师的教诲和启迪下,他兴趣广泛,于哲学、宗教、美学、书画、音乐和科技等无所不窥。他在学生时代,就以读书刻苦而著称,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苏州大学任教,他曾经同我讲起那时的生活和研究条件:“我埋头研究朱熹,每天上下午来回步行四个小时,从家里到学校图书馆抄阅资料,每天都因翻看大堆积满灰尘的线装书,把手指染黑了。那时我小女才出世不久,一家挤在一间十平方米的破败老屋里,杂物旧书包围着我,沉闷得令人窒息,我为了使小女儿能有一小块玩的地方,不得不经常立着书写。”束景南风趣地把这一小屋称为“十方立书轩”,聊以自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广征博采,阅读古籍达三千余种,抉隐发微,探骊得珠,终成《朱熹佚文辑录考》和《朱子大传》。九十年代中,他调至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安家在西子湖畔,条件稍好,实际上,《朱熹年谱长编》这时已经有了初稿。但是,他知道,有关朱熹的年谱,历代留下来的至少有五六十种,他研究了这些年谱,发现大多旧谱翻新,辗转抄袭,面目雷同。为了超越古人和前人,跳出旧谱窠臼,撰成一部全新的朱熹年谱,他不急于求成,甘于寂寞,再坐冷板凳,又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对史料不断进行梳理、考证、辨伪,而终于使《长编》又一次赢得了朱子学界的强烈反响。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任继愈教授评价《长编》说:“此书一出,李、洪、王(指历史上编著朱熹年谱的著名作者宋代李方子、清代洪嘉植、王懋)诸谱可以束之高阁。此书,可以断言可传世也。”
《辑考》、《大传》和《长编》是束景南教授朱子学研究的三部曲,也是朱子学研究中的三部传世之作,它对中国和国际朱子学的研究将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文汇报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