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经济人”假设不适用于公共领域——《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经济人”假设不适用于公共领域——《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2002-12-25 09:43:58 来源:
政府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通过公共行政维护公共利共利益的维护而增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性内涵。“经济人”的假设却是从公共行政的基本要素人手来否定和怀疑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质的,即首先把行政人员说成是同私人领域中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们一样的“经济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指出行政人员的行为也属于经济人的行为,他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活动也是为了追求他自己个人的利益。既然如此,公共行政也就不应当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了,而是应当按照私人领域的运行方式进行运作。自启蒙思想家以来,在探讨市场经济及其运行方式的同时,还为社会共同体保留下一块纯净的公共性领地,那就是寄希望政府及其行政行为来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保障。然而当代的各种各样的新学说却要把这块最后的领地也加以征服,即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来取代公共领域维护公平正义的传统责任。一旦公共行政按照私人领域的运行方式运作,那么它如何能够维护公共利益呢?如何成为维护社会公共性的支柱呢?
我们承认,从政府应当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原则中并不必然得出每个行政人员必定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结论。事实上在公共行政的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政人员追求个人利益的问题,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存在着公私错位的现象,运用手中的权力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不仅是一个经常性的行为,而且是普遍现象,人们也常常对政府中存在的不负责任、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现象提出批评。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够在找到了—个“经济人”的概念之后就能够得到终极解释。虽然“经济人”的假设是可以解释这些问题的,但人们却不能满足于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来规范公共行政和设计公共行政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更不应当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而作出一种片面的客观化设置,即强化行政人员行使权力的外在约束机制。
即使承认政治家、行政人员是“经济人”,那么由于他处在公共领域中,也是不能被视同于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人的。因为,根据亚当·斯密的逻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人,在他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中,由于受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够必然地生发出合乎道德的结果。但是,在公共领域中就完全不同了,公共领域的任何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都是不能够自发地走向合乎道德的结果的,即使有着严格的外在性约束机制,也不会有合乎道德的结果。所以,在公共行政的领域中,只有当行政行为发生的前提是道德的时候,才会有着道德的结果。所以,在公共领域中,政治家、行政人员等,是不应当作为经济人而存在的,他如果有着经济人的表现的话,即使是作为一个事实存在着的,也必定是违背了公共领域存在原则的事实,是不具有合理性的事实。所以说,任何时候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应当及时地纠正和制止政治家、行政人员的“经济人”化,而不应当把他们的“经济人”化加以承认,更不应当在理论上证明这种政治家、行政人员“经济人”化的现象是合理的。
可以争辩说,“经济人”假设是从属于客观描述的,而不是从属于规范的,甚至可以说“经济人”的假设对于理解政府中普遍存在着的腐败问题是一个有效的解释框架。但是,这并不能证明这种理论就是科学的,因为科学的科学性在于它的彻底性,它如果仅仅满足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的话,那还不能说是科学的,它在使用“经济人”的假设来理解政治家、行政人员的时候,确实是看到了他们的一个方面,而且这是支配他们的政治行为和行政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政治家、行政人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作为人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人性却被忽视了。尽管政治家、行政人员作为人的人性的方面并不总是外显于他的政治行为和行政行为中的,特别是在近代私有观念的熏陶下,他的这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受到了抑制。那么,毕竟在他作为人而进入政治的、公共行政的领域时就已经存在着这种本性,完全忽视了他的这个方面,又怎能是科学的理解呢?可见科学的任务不仅是停留在从现象上揭示人的行为的动因,而且需要揭示作为人的本质性的内容。如果停留在从表面上揭示人的行为动因的话,那么针对于人的行为而提出的各种救治方案虽然可以喧嚣一时,却并不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而且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误导。如果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那么关于人的行为动因的理解就会是清楚的,解决方案也会是不同的,即不会仅仅从人的行为的现象动因上来提出救治方案,而会针对于人的本质提出解决的思路。对于政治家、行政人员,就是这样。如果是用“经济人”的假设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动因,针对于行政人员的个体来说,会重复所谓制度和法律的完善;针对于政府的整体,就会提出用市场机制来取代政府原有的运行机制。如果相信行政人员作为人的人性的存在,相信它可以为善的潜质,就会呼唤他的善的信念和道德良知,通过制度化的行政道德机制的建设,去把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引导到道德化的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共同体公共性的方面来。
总之,“经济人”的假设是直接针对公共领域的道德信念的,是以反道德的面目出现的。的确,从现实的政治运行和政府功能的发挥过程来看,道德的力量在政治家、行政人员的个人利益追求面前显得非常尴尬,公共领域的现实是,政治家和行政人员都是有着个人利益追求的。但是,我们认为并不能根据这一点来认定政治家和行政人员就是“经济人”。因为,毕竟在政治家和行政人员的个人利益追求背后,还是隐约可见道德力量的作用的,并不是每一个政治家和行政人员都完全成了个人利益的奴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个人利益追求中表现出一种疯狂至极的状态。更何况我们也可以作出另一种假设,政治家和行政人员之所以没有全部堕落成人类的罪犯,那是因为在公共领域中还有着道德价值在起作用,只不过由于近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对道德价值的功能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道德价值是以种隐蔽的形态而存在于公共领域中的。如果我们不是进一步沿着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轻视道德的道路前进,即进一步把政治家和行政人员抽象化为“经济人”或经济动物的话,而是大力提倡政治家和行政人员的道德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道德化的公共领域,以至于获得道德化的公共生活。
摘自《
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