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探寻繁荣真意《繁荣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探寻繁荣真意《繁荣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平
2012-11-26 10:10:58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是首位把中国经验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国经济学家。他在2008-2012年间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不但卓有成效地和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合作,而且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和经济学家开展了对话。林毅夫把他在中国改革过程中观察总结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更大的国际视野下进一步发展为《新结构经济学》,不但突破了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局限,也为理解发达国家面临的结构调整困境提供了启示。他的工作值得国内外的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以理解当代经济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

  林毅夫的博士学位来自于美国以倡导市场经济著称的芝加哥大学。林毅夫的人生经历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之中。他用西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语言和方法,来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强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而非恶性对抗,他的主张成为东西方经济学界交流的桥梁。

  林毅夫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不同发展阶段,如何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的机遇,循序渐进地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本、技术、基础设施的瓶颈,一步步实现产业升级。他的研究既有理论和历史的依据,又有各国务实的案例。这和象牙塔经济学的纸上谈兵,有极大的不同。

  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的麦加是生物学而非力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是静态的力学均衡模型。然而,林毅夫引入的企业自生能力和发展战略的概念,却闪耀生物学演化思想的光芒,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只是解释现状,无力指导变革的局限。

  现代经济学的一大特征是理论模型的数学化,其代价是经济思想的破碎化和工匠化。林毅夫工作的引人之处,是直面当代社会的难题,抓住基本的经济观念,而非玩赏优美的数学模型。林毅夫在世行工作期间出版的几本书,几乎每本书的标题都有闪光的思想: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语道破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只重视状态、不重视结构的通病。

  《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跳出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迷途,因为用金钱衡量的“富裕”往往把国家和人民引入拜金主义和金融泡沫的歧途,共同发展才是“繁荣”的真意。

  《从西潮到东风》突破了启蒙运动西方中心论的阴影,从东亚和中国的视角来重新观察世界格局的巨变。

  《本体和常无》则是东西方思维范式的对话。除了西方读者熟知的“阴阳”观念,林毅夫又把老子“道德经”尊重现实的研究心态 --“常无”的观念 -- 介绍给西方知识界,和西方根深蒂故的宗教情结恰成对比。这使得诺奖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这样的大家,也对“常无”的认知境界大感兴趣。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的智慧也将走向世界。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工作,总是开始于问题的提出,从而打开而非终结对未来的探索。假如要批评林毅夫工作的不足,我提出两点疑难向林毅夫求教。

  第一,林毅夫似乎对发达国家的善意估计过高,对利益集团的阻力估计过低。这次金融危机表明,发达国家结构调整的困难,可能比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当然,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其发言的地位自然和其他国际组织不同。

  第二,对小国而言,比较优势可能是现实的发展战略;但是对大国而言,赶超战略如果能利用大国的规模优势,未必没有后来居上的可能。这是中国比德国、前苏联、日本和韩国,可能走得更远的重要原因。“东风”要超越“西潮”,可能和中国改革的双轨制一样,中国的发展也要两条腿走路:一边用比较优势战略积累外汇、更新技术,一边用赶超战略占领科技制高点,才能确保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不受“西潮”的制约和干扰。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建国初头三十年奠定的科学技术基础。这一历史经验,也应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即使没有规模优势的小国,也可以在发展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取得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如能是,中国方有可能在21世纪带领世界建立后美国时代的国际劳动分工的新体系。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以“常无”心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本体与常无》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1.23 9:28:31)
  •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0.11 11:29:17)
  •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结构经济学》书评:经济学理论的反思与创新 (2012.09.27 14:41:36)
  • 发展中国家的经世济民之学——《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9.18 9:58:10)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