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介绍当当网数字产品的规划,以及现在的建设情况。可能大家之前对当当网传统业务比较了解,对数字业务这一块了解的并不多,因为毕竟我们的产品还没有上线,借这个机会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我们当当网的数字产品、数字生活的频道,会在今年的12月份下旬正式上线,到时候也希望各位同仁,各位领导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建议,具体的时间我们会择日告诉大家。
一、当当网的基本情况
基于几点考量:数字化阅读显著增长 2010年,18周岁至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为32.8%,比2009年的24.6%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33.3%。国民阅读电子书0.73本,总共是将近6.13本,这个量现阶段也是比较少的,也是在逐渐的增长和发展。 阅读器,对2012年、2013年的预计,是快速增长的阶段,包括亚马逊的kindle,未来三年五年,对促进国民阅读力有很大帮助。 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平稳的电子阅读器的趋势,今年也会有一些波动,但我相信国民通过专有化的终端去阅读我们数字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包括当当网,各位领导之前也有些了解,当当网也会涉入电子阅读器市场,明年初会推出当当网自有品牌的电子阅读器。 当当网,注册用户4000多万,占B2C网购用户的40%,过百万种商品,出版物超过60万种,每月有超过3000万人浏览,包括图书、百货、3C等等各类商品,页面浏览量是2000万,产生的价值每日12—15万订单。 在当当网,尤其是像当当网这样的平台,是以纸书起家,包括像现在我们的整体销售额当中也有很大比例来自购买图书用户,当当网用户当中大部分都是有这种阅读需求的用户。用我们的话来说,来当当网的用户都是带着钱来学习的用户。随着从传统的读纸书向互联网,向数字化阅读发展这个角度看,我们当当网希望在未来三年,建立数字生活社区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从内容角度讲,我们希望不只是涉及到传统的文字类、图画类,包括对音频、视频、影视、音乐等等这些数字化的内容,在平台当中都会有所展现。适应的这些终端,除了传统的PC,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未来数字化的发展是在移动端会更多的发力,各种应用类的,手机的苹果、Android、包括ipad为专业化的阅读器,在这些上推动用户阅读。 当当网是一个大的分销平台,是一个大的卖场,我们的心态是非常开放的,希望跟同仁、厂商,不管是内容商还是技术方面,能够有广泛的合作,包括在终端上,我们都希望同样的内容可以给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包括在应用商店上,不管是Android平台,还是在Iphone平台,都希望为用户提供服务。我们希望我们提供的内容,希望跟用户有很强的互动。从推广角度、渠道角度、内容角度,我们都希望跟大家有更广泛的合作。 当当网提出数字生活网,或者数字生活的理念,是基于能够为我们的用户,以及上游内容商和厂商提供服务,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和服务体验。我们希望提供一站式的消费体验,现在用户上当当网,通过各种推荐,各种分类,各种导航,能找到相应的产品,比如说相应的单品,未来数字阅读上市以后,能找到30%的内容,或者部分章节的试读,试读以后可以选择购买当当网的纸书,同时也可以购买当当网的电子类产品,或者数字化产品。同时,买了这个产品既可以在PC上看,也可以在手机上,在ipad上,在阅读器上看,满足用户多种场景的需求。 我们现在在规划和建设数字内容这一块,是基于当当网现有的电子商务完善平台的,包括用户的体验,购买支付的流程,平滑过度,这块和当当网的大平台都是贯通的。
便捷的支付方式:促成购买的临门一脚 数字用户,解决用户的阅读需求,对于他愿意付费下载这一刻的时候,当当网已经有很完善的多种的不管是充值、积分、在线支付方式,尤其是当当网4000万用户积累的大量的电子券的积分,都可以成为我们支付的消费手段。
数字生活一体化--打造良性的经济循环体系 数字生活空间带动业务链横向向纵深方向延伸,我相信当当网的数字平台,能够为我们的消费者,为我们的内容的提供商提供总体的价值利润和保证。 受众集合,比如说各种圈子、兴趣的集合,还有信息知识共享。 对于数字内容人们更多的想到如何把这个内容进行保护,尤其是如果能够在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上,把内容进行保护,在当当网数字内容这一块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严密合理的保证。从用户体验和数字版权保护,这是一个中和的方式,我们提供硬件+时间帐号绑定、在线/离线全线管理、即时在线支付。 从当当网这个角度讲进入数字内容领域,也有诸多优势,我强调一点我们全方位的营销策略,数字内容和传统内容之间的互动,后面会有一个简单的展示,包括纸书和电子书联合销售,包括当当网重点位置、重点频道的推荐。对于广大数字内容的提供商,大家很关心在当当网销售的内容如何及时反馈给大家,不管是传统的纸书的出版物,还是报刊,还是原创,我们都会提供一个清晰的供应商平台,这个平台会在产品上线的时候提供给大家,大家可以通过资源帐号实时查询,现在的消费情况、用户关注的情况,在我们平台上都有整体体现。
二、平台建设的进展及规划 各位同仁对数据出版都比较了解,我们当当网这一套数字内容平台中也是完整的解决了从传统内容的生产制作,到内容管理和发布,到最终的数字版权保护之间的贯穿。从用户体验角度讲,我们同时结合了在传统PC端,以及各个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最终为读者、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 在技术上,在内容保护上,也提到一些同时支持在线阅读、离线阅读,都会有一个很强的技术解决方案。 从上线步骤来看,今年年底前上线07平台,以传统出版物的纸质图书为主,包括畅销书,包括专业图书。后续也会推出包括电子报、期刊,以及更广泛的多媒体视频、音像、音乐等产品。大家可能认为传统的电子书会针对到专业类,会更方便,对于一些少儿类,对于一些内容更丰富的产品,还是需要多媒体交互式的,我们在一期平台上也会有部分内容的展现。 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内测的平台的一个简单展示,当当网在不管从推广力度角度讲,我们也会在当当网最顶级的栏目上会划分出相应的电子书、数字内容、数字港的频道,在这个频道当中会有重点内容的推荐,各种便捷业务分类,包括检索,包括我们对用户的排行等等相关的信息。 在产品的单品角度讲,我们会提供这种纸质书、电子书,或者传统商品和多媒体商品进行一个结合,大部分情况下用户买一本纸书花20块钱,我们只需要用户加两三块钱就可以购买到纸书和电子书。对于用户来说,拿一本纸书很沉,移动的便携性很差,有了电子书以后,同时满足Ipad、iphone,包括第三方的机构平台上阅读,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在多种场景满足阅读需要。对于用户来说,增加的成本,或者他消费的额度是非常少的。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可能在某些平台,或者内容分享平台,这些用户更多的是找免费的内容,你让他花一两块钱是非常难的,但对于当当网来说不成问题,因为当当网的用户本来就是手里拿着钱来阅读的,再拿出很少的钱,是可以接受的。 这里面简单的展示了一下我们在Iphone的展示,内容推荐、分类、排行,包括视频下载,全本下载,包括拥堵体验都在各个移动终端上有所展示。 最终,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平台,提供云计算的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很完善的体验。将来在当当网的数字阅读用户,我在这部手机上阅读到某一章节,或者阅读到某一本书,你把ipad放到家里,来单位以后,在路上都可以继续浏览上次的内容,通过云存储和云服务的信息记录,能够为我们用户提供的整体的阅读方案。 希望会后各位领导给我们更多意见,感谢大家。
来源:中国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