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从准入制度入手,克服教辅图书出版乱象 - 出版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论坛
从准入制度入手,克服教辅图书出版乱象
白成友(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08-22 15:56:48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6期 
 

    摘要:教辅图书粗制滥造、差错满篇、逻辑混乱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一现象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主管部门也采取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教辅图书准入制度相对应有出版单位(法人)的准入制度、编辑的准入制度和作者资格的备案制度。为了推动教辅图书准入制度顺利实施,还必须建立完善一些相关配套制度。
    关键词:教辅图书 准入制度 质量

    据统计,我国有上千家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在涉足教辅图书的出版发行,各家出版单位教辅图书的选题品种和发行数量也都远远超过教材,可见教辅图书市场颇具规模。但是教辅图书粗制滥造、差错满篇、逻辑混乱的问题十分严重,非正式出版的教辅图书质量之差不用多说,即便是正规出版社的教辅图书也是错漏百出。
    有鉴于目前我国实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地图、辞书、中小学教科书准入制度,以及对出版养生保健类出版物的出版社实行资质准入制度管理的有效性,为了保证教辅图书的质量,也应积极研究并制定教辅图书的出版准入制度。

  一、教辅图书准入制度的可行性
    教辅图书准入制度,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进入市场发行的教辅图书进行质量审核把关,质量合格方可发行,质量不合格禁止发行的管理制度。实施教辅图书准入制度,关键是要在教辅图书进入市场之前按照公布的质量标准进行审核把关,核心是确保教辅图书质量合格。笔者以为,教辅图书准入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建立作者资格备案制度
    作者是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的关键。高水平的作者能提供高质量的原稿,高质量的原稿通过编辑的加工才能锦上添花:低水平作者提供的原稿,编辑无论怎样加工也不能造出高质量的图书。当前教辅图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出版社根本没有成熟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要么是有些人为了评职称,胡乱写些东西,通过关系来出版;要么是有些出版社或者出版商随便找几个人,买几本同类的教辅图书,东拼西凑就组成了一本教辅图书。
    教辅图书的作者主要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出版社向作者约稿时,就应该从教师的资格、学历、教学经历、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严格审查。作者达到标准出版社才能向其约稿:同时为合格的作者建立档案,并定期对作者进行培训,将培训课程安排、时间安排、授课者及其授课内容、参加者名单进行备案,以备主管单位检查。

    2.建立编辑准入制度
    与其他编辑相比,教辅图书编辑的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不是有了出版资格的编辑就可以编辑教辅图书。教辅读物的针对性、实战性和时效性都很强,需要编辑人员在熟悉中小学知识体系、了解当前教育形势和发展前景、洞悉教育政策的变化、研究当前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因为专业的学科知识往往决定着教辅产品的优劣。
    因此,教辅图书编辑在必须具备编辑资格的同时,还须具有正规师范院校、学历至少为本科的教育背景。与此同时,还必须对教辅图书编辑实行继续教育制度,即要求他们每年到学校听课,与一线教师交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观摩会,近距离地感受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了解鲜活的教育教学信息,了解教育教学的风向标。这些继续教育经历都应该记载,在每三年一次的编辑资格注册时,教辅图书编辑必须提供继续教育的信息。

    3.建立出版单位(法人)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上千家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在涉足教辅图书,但是大多数出版社和文化公司不具备出版教辅图书的条件,出版社和文化公司注重发行力量,根本不重视编辑的实力,有的文化公司甚至没有编辑,在外面买稿子,让少量的校对人员检查一下书稿质量就出版,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教辅图书的质量。
    因此,出版单位(法人)的准入制度要求凡出版教辅图书的出版社和文化公司必须具备相应的编辑出版力量,设立有专业的编辑室,规定有资格的编辑人员的下限数量,并将有关人员的情况通过主管部门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不具备上述编辑出版资质或设立编辑室后未履行备案手续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出版教辅图书。

  二、建立完善教辅图书准入制度的配套制度
    为了推动教辅图书准入制度顺利实施,还必须建立并完善一些相关配套制度。

    1.教辅图书书目录制度
    出版社与文化公司须每年向出版主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教辅图书书目录信息,经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读后,定期向社会发布合格的教辅图书书目录信息,供教师和学生参考。未列入此书目录的教辅图书不得在任何地方发行和销售。

    2.“黑名单”制度
    对那些依照出版物质量标准体系(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教辅图书,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黑名单”,提醒消费者。对上了“黑名单”的出版单位可依法责令其停止印制、发行,召回不合格教辅图书,并退款给消费者,同时向社会公布,以示对出版社的惩戒。

    3.退出制度
    对当年达到一定数量或比例的不合格教辅图书的出版社,则令其限期停业整顿,对严重者或限期内未达标者,责令其退出教辅图书出版行列或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不能涉足教辅图书出版:对编写和编辑不合格教辅图书达到一定数量的作者与编辑,也应该实行相应的惩戒,或责令其退出编写或编辑教辅图书的行列,或未来一定年限内不能涉足教辅图书。

  三、建立教辅图书准入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作者资格的认定问题
    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为了评职称,都希望承担教辅图书编写工作,这本是件好事,但有的根本没有承担具体的编写工作,而只是一个挂名作者。由于配套制度中有“黑名单”制度,这关系到作者以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所以出版社应严格实行作者备案制度,但作者的退出也不是永久的,只是在规定年限中他不能涉足编写教辅图书,过了规定年限后,他还可以编写。这种惩戒只是一种警告,而不是判“死刑”。

    2.注意出版单位退出的适度问题
    建立教辅图书准入制度目的是为了改变教辅图书粗制滥造、差错满篇、逻辑混乱等问题,促使出版单位、作者、编辑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保证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而不是打压出版社,也不是阻止教辅图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所以,出版单位的退出要适度,如果大多数出版单位退出,只有几个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出版教辅图书,这就间接帮助了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垄断教辅图书市场,这同样不利于教辅图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07北京图书行业分析报告.
    [2]孔凡哲.中小学教辅市场乱象何时休.中国教育报.2009-12-3.
    [3]柳明.编校过程对图书质量的影响——对中美图书出版编校流程的比较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8(9).
    [4]王东.教辅书质量管理:一定有方法.中国图书商报.2006-9-22.
    [5]郝诗仙.重视原稿质量,把好出版物源头关.大学出版.2002(4).
    [6]王宾.教辅图书质量与教辅编辑专业化.现代管理,2010(7).
    [7]张慧.健康类图书出版准入制探讨.大学出版.2008(6).
    [8]黄柳沙.教辅图书的编辑加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
    [9]桂本东.关于建立健全出版产品准入制度的思考.中国出版,2009,(Z1) .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6期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