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外研社《当代大学德语》出版十周年座谈会暨合同续签仪式成功举行 - 出版动态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
外研社《当代大学德语》出版十周年座谈会暨合同续签仪式成功举行
2013-07-04 17:31:40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3年5月30日,“《当代大学德语》出版十周年座谈会暨合同续签仪式” 在外研社成功举行。该系列教材主编及主要编写者,出版方代表外研社徐秀芝副社长、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代表卢考施克女士以及来自京、津地区各高校德语专业的教师代表40余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当代大学德语》系列教材是一套专为我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学生设计编写的基础阶段综合训练性教材。该教材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核心目标,为进入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该教材在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机构组织中德专家合作编写。自2003年出版以来,得到全国广大院校德语师生的好评并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堪称中德教育合作项目的成功典范。

  座谈会上,中方主编、八十岁高龄的梁敏教授深情回忆了十年来教材编写的风雨历程,她认为这套教材之所以获得普遍赞誉并评为精品教材,这归功于编写团队以及出版社既理念创新又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中德双方“独一无二”的合作模式使本教材得风气之先,既吸收了国外最新的语言教育理念,又与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德方主编聂黎曦教授介绍了该教材的教学法理论基础,强调德语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转型以及如何有效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卢考施克女士指出,这套教材在中国的德语教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编写和出版团队的敬业精神保证了教材语言的纯正和高品质。德方以此为豪并将继续支持推动中国德语教学与出版事业。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徐丽华、王静、詹霞、李婧等一线老师分别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该套教材的特点及在北外的使用情况,并借用生动的实例和调研结果向与会者展示了师生们的反馈,引发了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外研社副社长徐秀芝编审对《当代大学德语》系列教材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专家们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中国德语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她在致辞中说,三十多年来,外研社始终坚持“立足科研、服务教育、回报社会”的企业使命,把服务教学、推动外语教育改革作为出版社的应尽义务。外研社的成功离不开广大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支持,离不开学习者的信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唯有不断创新、严谨务实,提供高品质服务才能不负众望,成为受学习者信赖的品牌。

  今年是中国的“德语年”,5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访德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了“中德语言年”的开幕仪式。我们相信这一标志性的政府间文化交流必将推动我国德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外研社以《当代大学德语》出版十周年为契机,组织了本次座谈会以及一系列教研、公益讲座以及教师培训等活动,将为中国德语年增添风采。

  本次座谈会由外研社综合语种分社副社长崔岚主持,外研社党总支书记王芳、外研社综合语种编委会主任薛豹等出席了会议。在全体与会者的共同见证下,徐秀芝副社长代表外研社和中外主编在续约合同上共同签字,这代表《当代大学德语》系列教材历经十年后继续落户外研社并将再创辉煌。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