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新专业、新选题 大空间--新兴专业教材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出版动态(原隐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出版动态(原隐藏)
新专业、新选题 大空间--新兴专业教材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金爽(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2015-04-08 15:36:54  来源:《教育与出版》2014年8月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点之一便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关,为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和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创新成果的集成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的步伐。

    2014年全国高校本科专业新增114个,其中共有85个不同专业,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音乐表演、物联网工程、投资学、统计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金融数学、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公共艺术、风景园林、翻译、地质工程17个专业,均有两所或以上高校在2014年开设,属于较为热门的新增专业。而像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都是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未来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提升。

    教材的市场空间也比较广阔。在新增专业及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中,我们从历年《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中提取部分有一定教材品种的热门新兴专业,针对目前教材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已经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工程专业近几年也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一个专业,相较于其他新兴专业,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物联网”这一概念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随着高校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教材市场的需求也将持续走高。

    从全国大中专教材可供品种来看,该专业适用教材目前共有56种。从出版时间来看,最早从2010年开始涉及这一选题,也正是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之后,2012年到2013年选题逐渐丰富,2012年共有30本专业教材出版,发展速度较快。

    在出版社品种规模分布上,中国铁道出版社占据一定优势,教材占比达到26.79%,领先其他出版社较多。排名第二位的为东软电子出版社,该社依托于东软集团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专业的IT资源优势,因此在专业资源方面保持领先。从出版社来看,像机械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教材品种大社均对物联网题材有所涉及,相对来说竞争比较激烈。

  新能源专业

    新能源产业技术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的一项科学技术,旨在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利用、新一代生物质能源、海洋能、地热能、氢能、新一代核能、智能电网和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建立健全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促进新能源应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的研发。

    高校开设的新能源专业数量也颇多,其中包括像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均为2011年新增专业,相关适用教材品种还算丰富,达到34个品种。从出版时间来看,2011年以前出版适用教材仅有3个品种,其余教材均为2011年之后出版,与专业设立时间相一致,而品种增幅趋势较缓,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出版社品种规模分布上来看,四家核心出版社中,化学工业出版社占据绝对资源优势,品种占比达到67.65%,教材涉及光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多种新能源技术,可见化学工业出版社在新能源专业适用教材上的明显优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三家出版社品种十分接近,教材学科方向也集中于一类。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高校开设新能源专业很少有针对太阳能、风能等单一新能源的专业,尤其是生物质相关专业并未开设,因此专业化更强的教材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即目前市场空白,出版社可以投入更多关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同样是国家“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需要强化的前沿技术研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14年全国本科新增专业中,华中科技大学也新增了该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用教材总体品种规模较高,达到103种,参与出版社也达到23家。从教材出版时间来看,从2005年开始,教材市场就有相关选题教材出版,2005年到2011年教材品种不断提升,但每年涨幅较小,2012年后教材出版数量出现明显下滑。

    在出版社排名方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用教材竞争情况比较明显。排名首位的科学出版社占据较大优势,占比达到23.30%,其他各家出版社之间品种差距较小,存在一定竞争趋势。排名靠前的出版社仍然集中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教材品种大社,中小型出版社的介入空间较小。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对光电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后而成的,因此也有不少沿用的专业教材,教材总体规模较高,品种数量达到201种。从出版时间上来看,2005年便有相关选题教材进行出版,而2011年到2013年期间,由于专业修订,新增教材数量也出现峰值,新出版教材品种数量较多。

    从出版社品种占比分布情况来看,排名前六位的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国防工业出版社在教材品种数量方面优势比较集中化,其他几家出版社之间品种比较接近,竞争趋势比较激烈。

  生物制药专业

    生物产业也是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的七大新兴产业,要大力发展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实施生物医药、生物医用材料、先进医疗设备、生物种业、农业生物药物、先进生物制造等科技产业化工程,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专业是2011年新增本科专业,目前市场教材可供品种数量也有一定积累,达到70种,从出版时间上来看,由于2011年新增开设,因此2012年新教材出版数量有明显提升。而生物制药专业也属于交叉学科,专业教材选题范围较广,2006年之后便已经有不少相关选题教材出版使用。

    出版社品种规模占比方面,该专业教材集中化趋势非常明显,排名前三位的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总占比达到84.29%,中小型出版社恐难以竞争。值得关注的是,医学专业社在该类教材上的出版优势并不明显,也仅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两家参与。

  数字媒体专业

  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由于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因此数字媒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制订了支持数字媒体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都把大力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数字媒体产业相关的两个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在2014年新增专业中均有多所高校新增设立,可见该专业的热门程度。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有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立,数字媒体技术有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设立。

    从数字媒体专业教材来看,整体规模较高,教材品种数量达到229种。在出版时间方面,白2006年开始有相关选题教材出版,到2010年出现涨幅峰值,教材增长速度明显提升,从2010年到2013年每年该专业教材总体规模基本保持稳定趋势。

    在出版社品种规模分布方面,排名前两位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湖南大学出版社在品种占比上有明显优势,占比均达到20%以上。此外,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品种也较多,有一定优势,其他出版社品种较为接近。从整体排名上来看,前四位的出版社教材品种总体占比达到76.86%,集中度较高,中小型出版社介入此选题有一定困难。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的革命,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这种教育设置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引发了新闻传播教学理念的革命与创新,创办新媒体传播与信息网络专业成为时代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必然,高校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起点。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便是2011年新增专业之一,也是新闻传播教育中目前非常受到关注的新兴专业,在适用教材上,目前教材可供品种非常至少,仅有9种。出版时间均为2012年以后,选题也是在专业设立后为适应院校需求而出现,因此市场空间较大,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在参与出版社方面,目前也只有四家出版社出版该专业适用教材,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品种数量最多,而掌握较多资源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并未取得品种上的优势。


来源:《教育与出版》2014年8月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