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厚积才能薄发——获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有感 - 个案评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个案评析
厚积才能薄发——获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有感
王安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01-28 17:29:01  来源: 
 
 在2004年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评奖活动中,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所报送的《康熙字典》和《探索宇宙》两个作品分别获得了国家奖和提名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大学出版社中名列前茅,引起了同行的关注。
 北师大社在电子出版方面起步较晚,2002年才获得电子出版权,但是我们有百年老校丰厚的文化积淀,有出版社20多年来出版资源的积累,因此,在电子出版方面,我们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紧紧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注重对原有的纸质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两个获奖作品也都体现了我们在电子出版物选题方面的这一指导思想。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帝诏令编集的一部大型字典,收有47 000个字头字,其收字之多、注释之详不仅在当时首屈一指,在今天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文字史上大型字典之一,也是我国辞书的一块瑰宝,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国际标准字符集的7万个汉字就是按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序的。北师大图书馆就珍藏着原木刻本影印的《康熙字典》繁体字版。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字典里的旧笔形汉字、繁体字以及释义无标点断句、用切音标注的读音等,对新一代读者来说阅读困难,使用也颇为不便。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北师大出版社就组织了专家对《康熙字典》进行标引、断句,加上标点、注音后于1997年出版了横排、简化字版的纸质《康熙字典》。
 但是,厚重的纸质字典翻阅、查寻、携带都很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不仅需要字典易读、易懂,还要求检索、查询快捷,携带、使用方便,为此,北京中易公司利用前沿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对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康熙字典》进行全文数字化处理。
 中易公司长期从事中文信息全过程处理技术的软件开发和标准汉字字库的设计与制作,在汉字字库、中文输入检索系统、系统支撑环境三大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由其来开发制作全文检索电子版的《康熙字典》,有着技术的积淀和人才的优势。2000年北师大出版社和中易公司开始就开发制作工作进行协商,2002年正式签订开发制作合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文检索电子版《康熙字典》成功面世。
 目前的《康熙字典》电子版是C/S(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网络用户版本,构造在“中易汉神e——超大型中文网络国际应用平台”上。该平台被列为“国家973信息技术与高性能软件规划”项目,支持ISO/IECl0646:2003(Unicode 4.0)国际标准编码的7万多个汉字的输入、编辑排版和打印输出等,并可通过Internet在IE上进行浏览、检索和数据交换,兼容多语言平台,可运行在中文和西文版的Windows系统上。在检索技术方面,突破了两字节搜索引擎只能支持2万多汉字的检索的难关,利用四字节搜索引擎,实现对7万多个汉字的全面检索。由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使得《康熙字典》可运行在英文版的Windows系统上,并可在全球的各语种的Windows环境中实现对中文古籍的浏览和全文检索,将古代典籍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对国内外读者及研究者认知生僻字、罕用字提供了便捷工具,为研究中国汉文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汉字古籍的保护和利用打下了基础。
 全文检索电子版《康熙字典》除了在汉字处理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外,在使用上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跨语种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大字符集的全文数字化检索。即可将《康熙字典》中的47 000多个字头字中的任意一字单独查检出来,同时带有该字的释文和各种属性。另外更便捷的是,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输入某些单字或词语,系统很快检索出一批相关的字头字,这些字头字的释文中都含有读者输入的单字或词语,不但方便查检,而且对专业研究特别有帮助。
 (二)由于是以北师大版的《康熙字典》为蓝本,所以释文虽为带有标点断句的简化字注解,但只要在屏幕上轻点一键,全部释文瞬时即可完成汉字的简繁字体转换,这样可以方便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其他海外读者使用。
 (三)读者在查阅字头字及相应释文时,如果对简化字释文和断句等产生疑问,只需点一键,就可将原木刻本《康熙字典》中相对应的释文扫描图像调出来对照,并可将相应的扫描图像复制下来,该功能对从事专门学术研究的人员很有帮助。
 (四)读者可将自己所需要的单字或释文内容整段地拷贝,然后粘贴到Word等Office应用程序中,这一功能,不仅方便了学术论文和著作中引用《康熙字典》中的字头字或释文内容,便于字典资源的再利用,而且还涉及到7万多个汉字,实际上等于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处理国际标准字符集的7万多个汉字的应用系统环境。
 (五)因为在《康熙字典》中出现的大多是读者不会读音的生僻字和罕见字,不方便拼音或注音检索,因此系统设置了用鼠标操作的部首检字法,不用学就能使用。另外系统还配有总笔画数检字、《康熙字典》目录检字和拼音、注音等多种检字方法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六)在字头字属性中,除了北师大版本中原标注的部首、部外笔画数和拼音的属性外,在电子版中又增加了该字的国际标准编码、整字笔画数、注音、郑码编码等,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由于电子全文检索版《康熙字典》在汉字处理技术方面的突破以及其易读易懂应用便捷,标注属性查阅方便,简繁转换快捷等特点,反映了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国际领先性,攻克了汉字大字符集检索的技术难关,因此全文检索电子版《康熙字典》当之无愧地名列第三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的首位。
 如果说《康熙字典》的成功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北师大出版社厚重的文化和资源积淀以及中易公司强大的技术积蓄的话,《探索宇宙》则依托的是北师大学科优势和一批中青年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以及他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天文教学和天文普及工作的执著的追求。
 《探索宇宙》包括“太阳系”、“恒星世界”和“宇宙”三张光盘,数据总量为1300MB,文字约72万,视频1450秒,WAVl05分,图片1371幅,动画78120帧。所含天文知识内容丰富,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太阳系”中,介绍了太阳和它的九大行星及其卫星,有太阳的内部、光球、色球、日冕和黑子、日地空间;九大行星的最新探测、四季和日月食成因、登月和太空旅行等;另外还介绍了小天体及行星运动。“恒星世界”包括:四季星空、恒星及恒星演化、各种天体、探索地外文明等模块,内容有:四季星空与传说、黄道十二、天体坐标、星等、双星、主序星;星云、星团;恒星形成与死亡、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宇宙”包括:天文望远镜、星系、宇宙学、天文大事记等模块,主要内容有:望远镜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地面、空间望远镜及探测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分类、特征、形成与演化、活动星系(核)、类星体;宇宙学原理、观测宇宙学、大爆炸模型及观测证据、宇宙学前沿;中外天文学大事记,著名天文学家介绍等。由于内容繁多,在设计光盘的结构时,既要遵循天文学的科学知识逻辑体系,又要层次结构简洁,导航系统明确,便于使用和查找。因此在内容编排的逻辑体系上,严格按照天文学科的知识分类和教学体系来编写和制作,对每一知识模块,都试图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去表现,图文声像综合运用。图片的选用力求清晰度高,文字表述力求简洁、通俗,把握基本概念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声音与文字尽量避免重复,每张照片都配有醒目的文字解说,主要画面都有声音解说。收集了大量各种天体的最新真实照片,几乎所有图片都是由各种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拍摄的最新的真实高清晰度照片,反映了当代天文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并妥善解决了照片使用的版权问题。这些工作,没有大量的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有了丰富的素材只是奠定了优秀作品的基础,在进入程序制作前,还需要进行细致的文字工作。编辑对所用的文本进行了文字加工,规范并统一了单位的表示。对光盘中所有的文字部分,除了作者、编辑进行了校对外,还聘请具有一定天文知识的校对人员和虽不具有天文知识但掌握校对技巧的人员对文字层层把关,尽可能避免文字错误。另外,责任编辑参与全程制作过程中,精选制作队伍,刚开始只是由专业教师和一些了解编程的学生参与,制作水平不够专业,时间上也不能保证。后来交给一家多媒体公司制作,由于在一些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公司无法保证编辑和作者意图的实现,只得中途又改弦易辙,最后由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原银冠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组成的星琦嘉公司担任制作工作。经过作者、编辑和制作人员之间的反复磨合,结合不同的知识点,恰当地选用媒体呈现技术,在技术上和媒体运用手段上不断改进和提高,形成了最后版本。
 在制作手段上,本套光盘全部采用Flash软件制作,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协调,操作简便、快捷,符合习惯,交互标志明显,超链接运用适度,在色彩搭配和画面的运用上都体现了较强的现代感。
 《探索宇宙》由一个简单的、由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到今天这样导航系统清晰明了、超链接快捷方便、交互操作使用简洁的多层次、结构化的CD—ROM,经历了近五年的时间。在制作技术的应用上,从Authorware到Flash,从平面技术到3D合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这个作品由原来所单纯承载的教学功能发展到教学与艺术相结合,学习和娱乐相融合,专业与科普相综合的多种功能,深受广大青少年和天文爱好者的青睐。不仅为各类学校开展天文教学和天文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化的教材,而且为天文科普的开展提供了翔实资料。
 以上两个作品都体现了文化资源积淀及技术积累和发展,也凝聚着编辑和所有参与制作人员的辛勤劳动。从选题上看,立意明确,能够把握现有的资源优势,完成传统的出版资源到数字化的出版资源的转化,从简单的课件到多媒体光盘的转化,从素材到精品的转化。从制作模式上看,灵活多样,《康熙字典》借助与中易公司强大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实力,交给公司自主开发,将开发制作工作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结合,打造高科技精品;《探索宇宙》则是投入经费委托公司制作,并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制作优秀的作品。两个作品从开始讨论选题到最后获奖,都经历了几年的时间,都凝结着所有参与人员艰辛、细致的创造性劳动。获奖不是偶然的,厚积才能薄发,辛勤的耕耘才能换来收获,这也是我作为这两个作品的责任编辑深深的体会。

来源:《大学出版》2004-04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